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二月二(中和节 )吃猪头的传统习俗

二月二(中和节 )吃猪头的传统习俗

来源:  浏览 3086

明天就是2018年阴历的二月二了,北京二月二叫龙抬头,南方叫中和节,北方二月二吃猪头肉,东北和北京都有在二月二吃猪头肉是习俗。
在东北天气冷,进入十月以后就天寒地冻,杀年猪的时候,把好肉都留在过年的时候和正月十五的时候吃,到了二月二把冰封已久的猪头拿出来炖一整头吃。有的地方传统习俗是先祭拜,然后吃猪头肉。
二月二为什么吃猪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时间猪头是不能随便吃的,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

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农家杀年猪,多在正月里基本食尽,“惟余头蹄,于是日煮食之”,人们以猪头祭龙头,食猪头为龙抬头。人们形容龙也是从很多动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龙形象里,可以找到蛇、鱼、凤、麟、鹿、马、牛多种动物的影子。人们用猪头代替龙头,也是这个原因
各地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
北京二月二吃什么


1、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驴打滚是个形象的比喻,制好后的粘糕放在黄豆粉面里滚一下,如同郊野的驴子在地上打滚扬起的灰尘。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

现在的京津冀一带,驴打滚在制作上进行了许多变化和改进,有巧克力馅、各种果味馅、芝麻果仁等,口味丰富。由黄豆面、糯米粉和红豆沙卷裹而成,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的驴打滚已经很少见。

2、春饼

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3、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油炸糕则比较讲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各加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药馅;有山药、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4、猪头肉

二月二这一天还要吃猪头。因为猪头肉是祭神的贡品,所以人们认为吃了猪头肉就会得到神灵保佑,从此事事顺利。

在上古祭祀仪式中,猪头、牛头、羊头是供奉祖宗和上苍的“三牲”——牛代表力量,羊代表着鲜味,猪则代表着膏腴和丰收,既展示部族的兴旺和发达,又祈求神灵的庇护和恩典。

二月二吃猪头肉,也是东北地区的传统习俗之一。早些年,猪头是祭祖的供品,过完年供品一般就撤下来了。此时,一般家里过年的肉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只剩猪头还没动,所以选在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

5、太阳糕

除此之外,二月二的吃食还有一种,名曰“太阳糕”,是用来祭太阳神的。家家百姓二月初一吃太阳糕,是为了求吉利。传统太阳糕是用和好的米粉垒放成多层,层与层之间撒上黑糖和青红丝,顶上插只江米面捏的五彩金鸡蒸成。

民间有在二月初一这天祭太阳神的习惯,后将土地神的生日也纳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称中和节。

《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这种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鸡是太阳的象征,鸡鸣,则太阳升矣。
北京二月二习俗

农历二月二,古代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在过去也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2、皇帝耕田

二月二这天的另一项活动是皇帝耕田。因为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3、剃龙头

传说龙为百虫之精,龙来了,百虫也就躲藏起来了……旧时春节,一进腊月就开始了,直到转过年来的二月初二,才算告一段落。解放以后,凡事破除迷信,许多老例儿都不讲了,这种盛况我们这代人也很少见过。但二月初二这天赶着剃头,在我们家,却一直实行着,没有废除。剃“龙”头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要赶在年三十前把头剔了。在今人看来,这种说法不仅没有根据,而且很荒谬。但它流传很广,说起来很多人都知道,而追根究底的话,却又语焉不详。我翻了很多书,也没找到它的出处。不过,这种情况在民俗里太常见了,所谓妈妈例儿,老太太们最信这套,我们却不必太较真儿。引龙回二月初二的风俗,除了爆炒玉米外,最流行的是“引龙回”,亦名“引钱龙”,就是取灶灰从户外水井边撒起,一路逶迤步入宅厨,旋绕水缸,成一弯弯曲曲的灰龙。明朝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曰引龙回。”小时候,我在京郊,还见过房东家掏了灶膛的灰,沿墙根儿一路撒来,绕水缸一圈而止。小孩子做这事最有兴趣,轻轻的灶灰一点点撒开,蜿蜒不断,连缀成线,觉得很好玩。进香祭神佳节已过,冬去春来,天气渐暖,万物萌生,人们要耕种锄刨,开始新的一年的生产了。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靠的就是风调雨顺,龙是管雨的,“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对龙自然要非常敬重。那时,住在北京的人们,不论贵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男男女女额头上都贴了金字,相约到涿州的碧霞元君庙进香,希望得到神仙的眷顾。这种盛景,所表达的其实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龙须面、太阳糕就像很多的民间节日都离不开吃一样,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讲究。
天津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这天,天津民间的食俗更与龙相贴近。吃面条、烙春饼、焖米饭、炸油糕、爆玉米花,还有吃饺子、煮元宵、包馄饨的,分别比作“挑龙头”,“吃龙胆”,食“龙眼”、“龙耳朵”、“龙皮”等。

天津二月二吃:炸油糕

天津二月二吃: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油炸糕则比较讲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各加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药馅;有山药、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天津二月二吃什么

天津二月二吃:煎焖子

二月二吃煎焖子(寓意“煎龙麟”)的习俗尤其在天津流行。人们用热油把焖子煎成两面金黄。拌焖子的调料,用麻酱、醋、盐加适量的水搅好,再放入些蒜泥即可。

煎焖子又叫“煎龙鳞”,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出黄嘎儿来,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

天津的焖子跟各地的凉粉、粉皮属于同类食品,是用淀粉调水熬熟呈流质状,经冷却而成的。天津焖子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焖子要用平底铛,少加些油,慢火煎到双面微现焦黄。盛到碟子里趁热浇上麻酱汁、蒜泥、醋、酱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绵长。

人们吃煎焖子配以烙大饼、薄饼,再炒一盘鸡蛋,一盘青菜、绿豆芽菜、菠菜或俏上香干,一同品尝,既爽口又清香,“二月二”过得有滋有味儿。这天,人们还用美食来祭祀龙王,祈求龙王赐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山东二月二吃什么

1、炒豆子

“二月二”除了要去理发讨个好彩头,还要在家吃炒豆,寓意“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炒豆还叫“蝎子爪”,因为过农历二月二,各种虫蝎就要出现了,传说人吃了“蝎子爪”可以“镇压毒虫”。

炒豆用的是黄豆,还有把玉米和黄豆两样混合炒的。黄豆经过了仔细挑选,炒前先用糖精水浸泡一下,稍微晾干就可以上大锅里炒了。需掌握好火候,炒大了有焦糊味儿,炒轻了没有脆香。那年月农村缺医少药,人们又缺乏医疗常识。春天常常会流行脑膜炎、大脑炎等,人们便说吃炒豆可以预防。

2、猪头

二月二除了炒糖豆,在烟台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习俗,就是啃猪头。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了,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一般农户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宰杀的猪羊,正月一过,基本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了猪头,就留在二月二这天吃了。还要把猪头作为祭品来祭拜祖先。一年要开一个好头,祈福当年风调雨顺。

3、棋子块

山东很多地方二月二有吃炒豆、吃棋子块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要吃棋子,它象征龙鳞,它的形状是一个菱形,两头尖,它是用面做成的,先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状,然后切成手指甲大的菱形小块,晾干后放在锅里炒制而成。具体的做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加上糖或者糖精,是一种甜食,有的厚而小,有的稍大而薄。

还有一种叫“绿豆棋子”,这属于一种稀饭,像做炒棋子一样,虽然也把擀成的薄面饼切成菱形形状,但不是炒制,所以也不需晾干,而是在锅里煮的绿豆烂开了花放进去煮熟即可,代表龙鳞和龙眼。

4、懒龙

二月二的食品还有一种叫“懒龙”,也叫“卧龙”,它的做法是先将和好的面擀成一个很大的薄饼,再把豆腐捣碎拌上葱花,撒上盐摊在饼上,卷起来把两头压紧,把长长的夹馅面龙盘在笼屉里面的外圈,再用同样的方法做成小一点的同样的面龙,盘在笼屉的中间。这样一只笼屉可以蒸出两只面龙,因为他们卧在笼屉里面所以叫他们“懒龙”或者“卧龙”。

人们吃的时候,根据需要切成大小不同的块。人们吃懒龙意思是唤醒龙,要它下雨润大地。棋子和燎豆只在二月二这一天吃,而在许多地方,平常也吃懒龙,不过,平常吃的时候,叫它豆腐卷子。

5、年糕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还要吃年糕,把过年的年糕留一块这天吃,意味着步步登高。老人们说,家中有属相为大龙的,这天要蒸糕吃,而不能煎糕吃,以免伤了“龙爪”。

6、煎饼

二月二还有“煎饼熏虫”和“击梁辟鼠”的习俗。时在惊蛰前后,各种毒虫都开始活动,二月二这天人们都煎饼、也有煎正月留下的年糕吃,叫做煎饼熏虫,以此来提醒人们不要受毒虫的伤害,同时也用煎饼、煎糕等形式寄托着人们祛虫的心理。

7、面条

许多地方二月二还要吃“龙须面”,就是把面条切得特别的细长,特别是许多老年人吃龙须面来求长寿。

总结:山东二月二吃什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火爆食品招商网提醒,龙是二月二最受尊崇的神祗,二月二肴馔,无不沾有龙气:用面和糖搓成圆丸炒熟,谓之龙蛋;饼称龙鳞饼,面条谓之龙须面;米饭为龙眼;饺子为龙牙;馄饨为龙耳;煎饼为龙皮;黏糕为龙腰;食猪头为龙抬头

上一篇:宜兴百合怎么挑选

下一篇:海南四大名菜美食是哪四种

更多关于 二月二(中和节 )吃猪头的传统习俗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