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为了满足宫廷内外对生漆工艺品需求,还专门设立了生产制作御用漆器的官办机构。宫廷内官监下设“油漆作”,御用监所属“漆作”都承做漆工活计,专门负责围屏、摆设、造办填漆、雕漆、螺钿等漆器。内府供用库还特设丁字库,常储生漆、桐油等物。明代的第三个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对雕漆情有独钟,不但自己珍赏,而且先后在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五年(1407年)数次将雕漆作为贵重礼品颁赐给日本国王妃,总计近百余件精美的雕漆盘、盒。由于漆器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用漆之多前所未有,生漆需求量剧增,官府和民间都很重视漆林经营。原先盛产漆的长江中上游各省,漆产量大增,长江下游的南京,也新建漆园,种植漆树千万株,以供需求。 从明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及室内用具来看,宫廷装饰及器用不啻一座大型髹漆工艺美术展览馆。明代礼仪中所用大辂乘舆、仪仗皆有装饰。宫廷建筑装饰,朱门金钉,金龙画彩,殿内宝座、围屏金漆装饰等,都显示着髹漆工艺的水平。民间床榻家具雕花贴金,商店匾额金碧辉煌,棺材灵柩髹黑画彩、雕花饰金。全国各地的庙宇也都离不了华丽装饰的髹金额匾,凡此种种,都显示了髹漆工艺在明代的普及。生漆应用之广,漆器生产之盛,前所未有。
一.明早期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1)明洪武时期。明早期漆器指的是洪武、永乐、宣德三朝制作的漆器。山东邹县朱檀墓出土的漆器反映了明初漆器制作的水平。朱檀是朱元璋之子,这批漆器极有可能是皇家御用监所造。
明初的漆器至少有戗金漆和雕漆两类。《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中记载永乐元年颁赐日本国王妃的礼物中,就有雕漆盒、盘、花瓶、果碟等。其装饰图案中主体纹饰有人物故事、宝相花、太平雀栀子花、太平雀葵花、苍头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鸡葵花、鹦鹉长寿花、山雀茶花、竹梅,边饰有香草、四季花、回纹等。明初的统治者比较喜欢雕漆,除了大量制作用来满足宫廷需要,还把它们当作贵重礼品赠送国外。
虽然人们至今没有见到有确切“洪武”年号的漆器,但朱元璋在位三十年,肯定制作过为数不少的漆器。
(2)明永乐时期。
现存明永乐漆器以传世品为主,其中以剔红居多,也有少量的戗金漆和戗金彩漆,如红漆戗金八宝纹经板。
传世的明永乐雕漆以盘、盒为主,兼有盖碗、盏托、尊、小瓶、踏凳等,器形变化较少。明永乐漆盘是一种圆形盘,浅式,圈足,盘表面为一整体,没有盘心与盘边之别,所装饰图案给人以整体感,这种造型的盘以装饰花卉为主;另一种盘的造型为盘边呈葵瓣状或菱花状,八瓣、十瓣不等,盘内与盘边装饰的内容不同,盘内以山水人物为主,盘边雕刻各种花卉。盒的造型亦有两种,一种为平顶、直壁,平底微内凹,称之为“蔗段式”;一种为盖略隆起,器斜壁内收,底略内凹,称之为“蒸饼式”。
明永乐雕漆装饰图案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图案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规范化。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圆盘、蔗段式盒、蒸饼式盒上。其图案的处理手法为在盘内或盒面布满盛开的大朵花卉,四周枝繁叶茂,或衬托着含苞待放的小花蕾,花朵饱满,画面具有完美的整体感。花朵以奇数布局,有三朵、五朵、七朵之分。三朵着均匀分布,五朵、七朵者,以正中为一朵稍大型的花卉,四周均匀地摆设着四朵或者六朵稍小的花卉,似众星捧月,突出主题。以花卉为题材的雕漆,花卉之下一般不刻锦纹,而以黄漆为地,黄衬红色,鲜明醒目。
明永乐雕漆,花卉满布,留下的黄色地较小,有紧密之感。明永乐雕漆常用的花卉有牡丹、茶花、石榴、芙蓉、菊花、莲花等。明永乐时还出现了双层花卉的雕漆作品,即在漆盘内上下雕刻两层花卉,如剔红牡丹双层盘、剔红茶花双层盘,上下两层花纹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又互相映衬,章法有致,画面富丽,耐人寻味,充分反映了明永乐时期工匠的高超技艺。
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葵瓣式盘、蔗段式盒上。其图案的处理手法为在盘内或盒面上雕刻人物故事,图案下衬托分别代表天、地、水的三种锦纹。这三种锦纹与元代的处理手法相同,只是水纹的处理稍有变化。元代雕漆中的水纹有的似波浪滚滚,以弯曲的线条表现,仿佛水在不停地流动,而永乐时期的水纹基本固定为图案化的纹饰,以波折形线条表现。在三种锦纹之上雕刻人物、亭阁。一般的布局为图案的左侧或右侧雕刻一座亭阁,以曲栏围出一定的空间,阁后置古松或垂柳,天上点缀流云朵朵,人物活动其间。或携琴访友,或闲暇赏瀑,或高谈阔论,或五老相聚。多数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清净、悠闲的生活。人物比例的雕刻偏于高大,以突出人物的重要。
除了雕刻花卉、山水、人物图案,明永乐时期的装饰题材尚有孔雀牡丹、云龙纹、云凤纹、灵芝螭纹等题材。
明永乐雕漆的款识处理与元代张成、杨茂漆器相同。明永乐雕漆的底,一般以黄褐色、黑色居多。款识在底内缘处竖刻“大明永乐年制”针划款,字体秀气,笔道纤细,似行书。在雕漆底部刻有明确的年号款识,以明永乐为开端。这为以后漆器款识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明永乐雕漆在制造技法和工艺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时的作品一般髹漆层次较厚,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与文献记载的“漆朱三十六遍为足”有明显的差异。其雕漆风格继承了元代张成、杨茂的风格,精雕细刻,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细微之处处理得精细而又恰到好处。例如,花纹枝叶的脉理清晰而逼真,以不同的雕刻方法来表现枝叶的正背,花筋叶脉被处理得细腻入微,雕刻刀法娴熟流畅,图案的边缘磨得圆润光滑,不露棱角和刀刻痕迹。
(3)明宣德时期。明宣德皇帝在位仅有十年,从传世的明宣德漆器看,品种有剔红、戗金彩漆等品种。明宣德雕漆的造型,盘有圆、方、荷叶式、菱花形,盒有蔗段式、蒸饼式、两撞委角方盒,另外还有盏托等。其装饰题材与明永乐时期基本相同,有花卉、云龙、云螭、山水、人物等。图案的处理出现了“开光”技巧。在盒盖上或盘内以莲瓣式、葵瓣式、圆形作为开光,开光内装饰一种纹饰,开光外装饰另一种纹饰。开光一方面能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把两种不同的纹饰分隔开来,同时也可起到美化画面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在明、清漆器图案中常被运用。
明宣德漆器的款识处理方法与明永乐时期截然不同,改明永乐针划款为明宣德楷书填金款,在底部左侧竖刻“大明宣德年制”。少数在盖上刻款。明宣德刀刻填金款成为明、清漆器款识处理的典范。
二.明中期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宣德以后,官办漆器作坊出现了停顿状态。造成停顿状态的直接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学者们按照漆器发展的过程及漆器风格,把明宣德以后的正统至正德年间(公元1436-1521年)划分为明中期。明中期的漆器开始从简练、朴实、大方的风格向纤巧细腻转变。这个时期的漆器品种有剔红、剔黑、剔彩、戗金漆等。明中期漆器以云南、甘肃制作的地方漆器较为突出。
这一时期雕漆作品的造型较之早期单调、划一的特点有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梅瓶、四方委角盒、八方形捧盒、提匣、碗、笔筒、方盒、方盘、大型的长方匣、长方盒、扁壶、高足碗、棋子盒等。这说明漆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其实用性和观赏性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明中期漆器的装饰图案更为丰富多姿。在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方面,较之明早期果园厂那种整朵大型花卉为主题的装饰图案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折枝花卉及花鸟题材的增多,如鸳鸯荷花、喜雀登梅、绶带牡丹、茶花小鸟、芦雁等。
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则不拘于早期那种携琴访友、观瀑的题材,而以历史故事为主。例如,五老过关、牧牛、文会、渭水访贤、携友秋游、渔家乐、采药、滕王阁、雀屏中选、郭子仪故事、岳阳楼、八仙人物、婴戏等。
明中期漆器的雕刻风格有的保持了早期磨工圆润、藏锋清楚的特点,而有的作品则出现了锋棱不够圆熟的特征。这说明了处于过渡时期的作品兼而有之的风格变化。此时,雕漆一般髹漆不厚,与早期那种髹漆层次厚、立体效果较好的风格略有不同。另一方面,无论是花卉题材或人物故事题材的作品均刻有锦纹,早期黄漆素地之上压花的做法几乎荡然存,从而形成了锦上添花的表现手法。
云南也是明中期制作漆器的重要地区。云南漆器一般髹漆较薄,漆色暗,无光泽,构图紧密,有繁缛之感。其造型有扁圆形盒、圆盘、双耳扁壶、高足碗、棋子盒、碗等。云南漆器雕刻的图案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图案中点缀有栩栩如生的螳螂、蜜蜂、游鱼、蚂蚱、蛇、蛙等多种小生物,还有象征长寿的盘肠、灵芝,象征幸福的孔雀牡丹和活泼可爱的双狮戏球,传说中的麒麟翼龙、双螭、草尾龙等。这些图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三.明晚期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经过明中期八十余年的缓慢发展,到明世宗嘉靖时期,漆器工艺出现了新的局面。这就是官办作坊继续大量制作漆器,具有宫廷风格的漆器制作重新占据统治地位;漆器风格经过近百年变化,从早期简练大方、圆润精致的风格演为崇尚纤巧华丽、繁缛细腻的新风格;漆器的使用范围扩大,出现了箱、柜、桌等新的漆器造型;漆器品种增加,除了剔红、剔彩,戗金彩漆亦大量制作,漆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学者们一般将明嘉靖、隆庆、万历及万历以后的漆器划分为明晚期漆器。
(1)明嘉靖时期。明嘉靖时期的漆器品种主要有剔红、剔彩、戗金彩漆。传世的明嘉靖漆器仍以剔红器居多。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绿漆为锦地,其上雕红漆的作品。红绿二色醒目,对比强烈,起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明嘉靖时期的雕漆基本上有两种风格:一种雕刻精细,刀法快利,锋棱虽显外露,但仍保持有明早期漆器那种圆润光滑的特征;另一种为雕刻不精,漆器手艺有粗糙之感,漆色亦不佳,不善藏锋,虽有磨工,但不圆润。
剔彩自明宣德时期出现以后,到了明嘉靖时期呈现出大规模发展的局面,传世品较多。明嘉靖剔彩主要以红、黄、绿三色交替,每色有相当的漆层。器物表面呈现出红、黄、绿三颜色,一般是红花、绿叶。若双龙则以红、黄区分,以红色漆为龙鳍,以黄色为龙身,以绿色为龙发,似剪影式的效果;若凤纹则以红、黄、绿来表现其飞翅及长尾,三种颜色的变换,镦美丽的羽毛,多姿多彩;若表现童子,则以红、绿二色分饰衣、裤,以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明嘉靖时的剔彩与明宣德时期有所不同。明宣德剔彩的效果是磨显出来的,而明嘉靖剔彩则分层取色明嘉靖时期的戗金彩漆比明宣德时期明显增多。此时的戗金彩漆造型有银锭式、梅花式、菊瓣式、方胜式等,制作工艺十分精致。以戗金为图案的轮廓线及叶脉纹理,在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等色漆,纹饰磨平后具有绘画般的效果。有一种戗金彩漆,先以填漆做成锦纹地,再戗金花纹,做法费工费时,但却使器物有锦上添花之妙。还有一种特殊的戗金彩漆作品,其花纹之外既不是一色漆地,也不是锦纹地,而是密密麻麻的小圆圈纹。这种小的圆圈纹被称为“攒犀”。《格古要论》“攒犀”条日:“攒犀器皿漆坚者多是宋朝旧做,戗金人物景致,用攒攒空闲处,故谓之攒犀。”这段话表明攒犀的做法宋代已有,且制作得较坚硬,另一方面攒犀是与戗金工艺一起使用的,而不是单纯的漆工艺。
明嘉靖时期器物的造型有所突破,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盘类器物除了圆盘居多,亦有仿明早期的葵瓣盘、明中期的委角方盘,同时出现了六瓣盘、梅花式盘、银锭式盘、茨茹式盘、荷叶式盘、菊瓣式盘以及由大小三个盘依次套叠的套盘。明早期的“蔗段式”盒仍继续使用,只是比早期的略高一些,明中期使用的“捧盒”也较流行,新出现了钵式盒、寿字盒、银锭式盒、方胜式盒、梅花式盒等。此外,还出现了瓜棱壶、柜、笔筒、小桌、八方斗、春字盒、把镜等新的造型。
明代漆器中刻有年款的以永乐、宣德、嘉靖、万历最多,也有少量的隆庆、崇祯款识。明嘉靖漆器的款识为刀刻填金楷书款,款识的位置均在器物底部正中。“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有三种形式,即底部正中竖刻款、从右至左横刻款、竖两行刻款。
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所以明嘉靖时期漆器的装饰题材大都以长生不老、升仙、万寿为主题,如五老祝寿图、群仙祝寿图以及表现仙山楼阁的题材等。出现了以文字组成的图案。例如,以松、竹、梅缠绕组成“福、禄、寿”三字;以“福”字为漆盘的装饰;雕三个寿桃,每桃上雕一字,组成“福、禄、寿”;以开光的形式,在器物上组成文字“皇图亿载,圣寿万年”和“乾坤清泰,万寿齐天”以及“万年长生”、“万年如意”、“万寿永年”等。寿春图是这个时期典型的装饰题材,并对清代乾隆的装饰图案产生了影响。春字盒有剔红、剔彩两种,在盖面开光内雕聚宝盆,盆内装有盘肠、珊瑚枝、银锭、古钱、犀角、火珠等,盆中升起霞光万道,似熊熊火焰,火焰之上压一个“春”字,春字中圆形开光内雕老寿星。以上几种题材的作品均与道教长生不老的主题相关。此外,寓意长寿的松树、仙鹤、灵芝、寿桃等也常常作为装饰题材八卦图、麒麟、狮子、海马、大象、杂宝也是装饰题材的一部分。
与上述升仙、长生题材截然不同,还有少数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龙舟竞渡”、“货郎图”和“婴戏图”。龙纹仍然是这一时期漆器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
明嘉靖时期漆器的锦纹表现形式也有较大变化,突破了明早期的三种锦纹形式,出现了“万字锦”、“勾云锦”等。有的甚至雕刻出五、六种锦纹,锦纹的比例较大,形成风格。
(2)明万历时期。明万历时期漆器的生产制作较活跃,官办漆器作坊仍占据主要地位,漆器品种日渐丰富。除了剔红、剔彩、戗金彩漆仍继续制作,还出现了剔黄、描金漆、填漆等新的漆器品种,使漆器装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明万历雕漆有剔红、剔彩、剔黄三个品种,在造型、图案、款识等方面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时期的风格与特点。在器物造型方面,仍以盘、盒为主,兼有小柜、炉、花觚、瓶、笔筒等,并出现了长方委角盒这一新的造型。在装饰图案方面,明嘉靖时期追求升仙、长寿的题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双龙、龙凤、祥云、海水江崖为主题的图案,并出现了祈求吉祥、太平的吉祥图案,也有少数的表现人物、花鸟的题材,如剔彩晏子使楚漆盘、剔彩花鸟纹盒等。对锦纹的处理也较为独特,比例紧凑,细密整齐,明万历前后均无此特征。
明万历漆器款识的处理有别于其他朝代。此时的款识有两种情况:少数的漆器底部竖刻“大明万历年制”款,多数的漆器款识加有干支纪年,款识的位置一般在器底的正上方。据不完全统计,明万历漆器款识出现干支纪年的有十一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大明万历癸未年制:癸未,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
大明万历丙戌年制:丙戌,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
大明万历已丑年制:乙丑,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大明万历辛卯年制:辛卯,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
大明万历壬辰年制:壬辰,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大明万历乙未年制:乙未,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
大明万历甲辰年制:甲辰,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大明万历丁未年制:丁未,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大明万历庚戌年制:庚戌,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
大明万历癸丑年制:癸丑,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
大明万历丙辰年制:丙辰,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其中“壬辰”、“乙未”二年的漆器数量最多,即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之间。
在漆器品种方面,以剔红、剔彩最多,且出现了少量的剔黄作品。
描金是漆器制作工艺中的一个品种。描金漆的做法是在黑漆地或红漆地上加描金花纹。沈福文先生撰写的《漆工资料》上具体介绍了描金银漆装饰的制作工艺过程:“将打磨完的中涂漆,再髹涂红色漆或黑漆,这层叫做上涂漆。干燥打磨平滑后……推光达到光亮后,用半透明漆调彩漆。薄描花纹在漆器面上,然后放入温室,待漆将要干燥时,用丝棉球着最细的金粉或银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成为金银色。”
描金彩漆是“描金”加上“描彩漆”的做法,使一器具备两种漆工艺,画面绚丽多彩,富于装饰趣味。明万历时期的描金彩漆作品有圆盒、长方形墨盒,均以红漆为地描饰花纹。描金彩漆山水人物大圆盒是其代表作。
此外,明万历时期还有填漆、戗金填彩漆,花纹图案与雕漆基本相同。
(3)明晚期其他漆器。明晚期雕漆的制作和宫廷制作为主,兼有民间制品。明晚期雕漆以长方盒、高足碗、小碗居多。
明晚期剔犀漆器有黑面、朱面两种,器形有小圆盒、两层盒、圆盘、花形盘、盏托、执壶等。
款彩是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再填色漆或油以及金或银,俗称“刻灰”或“大雕填”。款彩漆器一般胎子不宜太厚,以黑漆为地,先画出花纹轮廓,把轮廓以内的漆剔去,再填以各色漆,纹饰有的略高于漆地,而有的则略低于漆地,有凹陷之感。
填漆,就是在漆地上刻花纹,然后用各色漆填进去,再打磨平滑。填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漆地上直接镂刻出低陷的花纹,一种是在漆地上先用稠漆堆起阳文轮廓。前者用的较多。填漆梵文缠枝莲纹盒是典型的明代填漆作品。此外,还有长方形梵文盒、长方形双凤盒等。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来源: 浏览 10818 次
上一篇:正宗地道的云南美食傣味鬼鸡做法
下一篇:安阳美食小吃安阳三熏
更多关于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的信息
- 暂无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