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近300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过成型、组装、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
乌铜走银传统手工艺步骤
由于乌铜走银是纯手工工艺,老手艺人制作乌铜走银工具也相当的传统,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油灯、吹管(吹火走银用)、钳子、錾子(錾刻花纹用)等。
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序繁多,细腻入微,乌铜走银的技术关键在于“走银”工序,即怎样把银走到乌铜上。不掌握好适当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热原理,乌铜片上的银将脱落,或乌铜坯将被破坏。从金属的熔点和相融效果来说,把铜走到铁上较容易,而把银走到铜上难度较大。乌铜走银就是以其繁杂的纯手工工序造就了其细腻入微的纯美艺术品。其制作工序有:
一、炼制乌铜合金
用优质的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掺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
二、锻制乌铜片
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
三、乌铜片上錾刻图案
设计、剪材下料后在乌铜片上描绘出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线条应流畅,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刻的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
四、走银
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高温处理,银屑或金屑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此工序为整个乌铜走银技艺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走”字是乌铜走银的精髓,白亮的银行走于乌黑的铜之上,像生命流动,动作和过程跃然眼前。
五、成型
将走好银的乌铜片进行打磨、组装、焊接成型,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金属器物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六、抛光打磨
手工打磨,将初成型的器物进行清理抛光处理。(现在多用砂纸或砂轮作抛光处理)。让其显出银白色线纹。
七、捂黑处理
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这道工序也有相当的技术要求)。
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岳氏·传奇
家住云南石屏县异龙湖畔冒合岳家湾村的铜匠岳富,在炼铜造器时不慎将手上的金戒指滑落于锅炉中,气愤之下他将锅炉周围放置的银等贵重金属全扔进锅炉里。待气消后,他把合金敲打成一器物在手上把玩,发现合金神奇地变成乌黑色,器物表面呈现出一些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看起来似铜非铜、似金非金、似银非银,这给好奇的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经过无数次的配比实验,发明了传奇的“乌铜走银”,后与“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乌铜走银神秘的配方及制作技艺一直是由岳氏家族代代相传,并留下祖训“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姑娘”。乌铜走银独特、低调、贵气的个性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和官宦子弟争相追捧的文玩物件,到清末民初达到鼎盛,那时大家都为拥有一件乌铜走银感到无比尊贵。
李加汝·缘起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经岳氏家族传到第四代,到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昆明时开始走向衰落,甚至濒临失传,在机缘巧合之下匠师李加汝将乌铜走银这门技艺悉数学得,艰难地维系着其微弱的传承命脉,在艰苦的岁月中走过了艰难而又执着的一生。
乌铜走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永才·传世
他立志倾注毕生精力专注于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他开馆收徒传授技艺。
1975年22岁的工匠金永才与李加汝结识于昆明的老茶馆,开始接触乌铜走银。经过7年的考验,1982年李加汝先生正式收金永才为徒,系统性地传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金永才的踏实好学,刻苦钻研终不负师命,1996年李加汝在弥留之际放心地将乌铜走银秘方传给了他,而金永才也就成为了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唯一传人。
这期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衰落了半个多世纪,经过无数次的波折之后,2010年,58岁的金永才在昆明官渡古镇创办了云南省第一家非遗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使得这项古老的技艺能够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下来,并不断推陈出新。2011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来源: 浏览 19750 次
更多关于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的信息
- 暂无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