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

来源:  浏览 7547

“莲花落”是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门类中的一大曲种。在这一曲种内部,还可以按地域的不同而细分,如:江西莲花落、闽东莲花落、太原莲花落、陕北莲花落、汉中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广西零零落、山东落子等,2006年,“绍兴莲花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样子收藏网要从“绍兴莲花落”起源、历史以及曲目等方面介绍“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作为大概念“莲花落”中的一种,现今它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被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
  “绍兴莲花落”就其演唱方式来说,已经历了“跑街卖唱”、“草台演唱”、“剧场演出”、“荧屏传播”诸阶段;就其音乐唱腔来说,经历了“徒歌帮腔”、“单档主唱”、“双档探索、”和“歌舞伴唱”诸阶段。
“绍兴莲花落”的流行地域主要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和杭州一带。因为,其说白唱词采用的是绍兴方言炼话,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其音乐唱腔朴实流畅,娓娓动听;其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特别为绍兴人所喜爱,尤其是深受绍兴农村群众的钟爱。
 “绍兴莲花落”问世于清宣统年间(1906-1910),当时“下三府”(今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一个绰号“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来绍兴卖唱,并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当时,他们所说唱的唱词多系即兴编造,唱腔也没有固定基调。演唱内容大都为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套辞。如:
    桂芝花开八月中,种田下地叠稻蓬。
    生意买卖靠兴隆,财神菩萨坐当中。
“绍兴莲花落”曾被誉为“压倒流行歌曲的曲种”,而今它正处于一个低谷时期。需要有更多的人传承这项民间艺术。
 其时的演唱方式,艺人们自称为是“跑街”,因此,将这一阶段称为“跑街卖唱”阶段。
  到了民国初(1911以后),唐茂盛受越剧令下调及宣卷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徒歌帮腔”的方法,艺人们自称为“哩工尺”唱法,由此而渐渐形成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跑街卖唱”改为“草台演唱”。其内容由“套词”而“新闻”,由“新闻”而发展到说唱具有故事情节的“节诗”。“节诗”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如:《娘家节诗》、《箍桶节诗》、《长婆节诗》。到新中国建立时,这一类“节诗”曲目共达到十八篇半,俗称十八只半“节诗”。这十八只半“节诗”,篇幅短的可唱半个多小时,篇幅长的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用现今的术语来说,也就是“短篇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进入“草台演唱”阶段以后,艺人队伍扩大了,曲目也由说唱“节诗”发展为说唱长篇回书。以民间轶事、传说为题材的长篇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搬演其它说唱艺术的长篇有:《何文秀》、《游龙传》、《龙灯传》等。
  绍兴莲花落初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主唱,一人打板,另一人和打板者一起帮腔。俗称“三股档”表演形式。后来采用了四胡伴奏,于是改为一人主唱,一人拉四胡,一人打板。主唱者手持三翘板,在音乐“前奏”及“间奏”中打板击节;演唱过程中,有时与伴奏者对白问答,有时由伴奏者帮腔接调,形式活泼,班子小而场面热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绍兴莲花落的表演、唱腔及音乐都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添加了琵琶、二胡、笛子、扬琴等乐器。根据剧情需要,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及部分民歌小调。演出方式,虽然仍以传统单档为主,但积极进行了双档、多角和伴舞等尝试。
  在绍兴莲花落里,基本上所有戏曲的唱腔都能听到,不但有绍剧、越剧、快板、鹦哥班、宣卷调等绍兴本土戏曲唱腔,而且京剧、黄梅戏等戏剧唱腔经过艺人们的改变也有机融合于绍兴莲花落中。
  1949年前,绍兴莲花落艺人自发演出于农村或城区茶馆,观众多为农民及锡箔工人。1949年以后,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队伍,帮助整理书目,使绍兴莲花落纳入政府管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和绍兴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重视下,一些有识之士频频牵头举办莲花落调演、举行莲花落大赛、组织曲目创作、培训艺术人才,推动了绍兴莲花落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时,官办专业的、民间职业的、半职业的和业余爱好型的演唱组织在绍兴本地多达60多个,“莲花落”成为绍兴城乡家喻户晓、老少喜爱的艺术品种。
  绍兴莲花落问世100多年以来,数经高潮低谷。而今,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各种文娱形式争艳斗奇,特别是电视传媒在为“莲花落”的广为传播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造成“莲花落”艺人赖以生存的演出市场萎缩。
  追溯绍兴莲花落名称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研究者的说法。绍兴莲花落初起之时,艺人们沿街卖唱,徒歌清唱,其所唱内容以“劝善醒世”为主旨,后来演变成为主唱者领唱、从者帮腔的形式,与唐代“散花落”衍变而来的“咍咍莲花落”相近,因而属于大概念“莲花落”,后来为了表示区别,才被加上地域之名而得名为“绍兴莲花落”。
  其二,绍兴莲花落老观众的说法。莲花落故事动人,唱腔动听,劝善醒世,风趣诙谐,引得观音菩萨走下莲台与老百姓一起来观赏,故而被叫做“莲花落”。
  其三,是绍兴莲花落老艺人“豆腐阿土”王德兴的说法。说唱莲花落,故事一定要前后 “连”得牢,情节一定要左右“化”得开,段子一定要随时煞得“落”。演唱绍兴莲花落,面对全场听众,演唱者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即兴发挥,顺势引导,这就一定要:有“连”、有“化”、有“落”。这才叫“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曲目有哪些
“绍兴莲花落”曲目创作,经历过三个阶段:艺人自编自演、改编搬演、文人参与。在经历了三个阶段之后,艺人自编自演、改编搬演和文人参与的混合创作方式成为了主导方式。
(一)20世纪70年代创作改编的“绍兴莲花落”曲目主要作品有:
 1、短篇24个:
 《三根扁担》、《团结渠》、《送表》、《养猪阿奶》、
 《血泪荡》、《两个稻穗头》、《808号票根》、《新郎过考》、《徐文长三气窦太师》、《挖塘泥》、《堵洞》、《三探瓜园》、《常青指路》、《刀对鞘》、《三次婚礼》、《一家人》、《莲花风尘记》、《母女会》、《骄扬参天》、《打电话》、《马大牛服输》、《峻岭青松》、《枫江柳》、《老模过考》。
 2、“绍兴莲花落”曲目长篇1个:
 《上海奇案》
  以上曲目大部分有手抄本或打字本。
20世纪80年代,绍兴县文广局大力组织曲目创作,其时创作改编的主要作品有:
  《巧勿巧》、《桃花姑娘》、《吃毛线》、《“张飞”书记》、《宝贝囡》、《一家人》、《轧煞中间人》、《好嫁妆》、《争地》、《保卫处长》、《门临三喜》、《母女情》、《会亲》、《逼婚记》、《主仆颠倒》、《晚娘》、《一分钟》、《马三斤成亲》、《小事体》、《让座》。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20个,载于王云根主编、绍兴县文广局于1984年9月内部出版的《莲花落选》(第一辑)作品集中。其中,部分作品为演出本,部分为文学本。
  《回娘家》、《骑车当心》、《杜婆婆夸富》、《三劝姐姐》、《医病》、《探亲记》、《金凤捉小偷》、《祸起彩礼》、《寡妇门前》、《长根嫂嫁金牛》、《救命》、《老王剃头》、 《今春更比往春好》。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17个,载于王云根主编、绍兴县文广局于1985年10月内部出版的《莲花落选》(第二辑)作品集中。部分作品为演出本,部分为文学本。
  《疯姑娘》、《晦气鬼告状》、《显灵》、《自作聪明》、《智伏小流氓》、《飞来媳妇》、《坟墓里的婚礼》、《落汤鸡》、《冒牌货》、《新媳妇》、《飞来祸》、《三百六十一行》、《特殊中奖者》、《拆家》、《一份遗产》、《假戏真做》、《开玩笑要有分寸》、《法网》、《飞来姻缘》、《生人勿生心》、《灵通嫂祭夫》、《警察局长的尾巴》
  以上均系短篇曲目,共22个,载于王云根主编、绍兴县文广局于1986年12月内部出版的《莲花落选》(第三辑)作品集中。部分作品为演出本,部分为文学本。
从20世纪90年代起, 浙江音像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和浙江汇源音像连锁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了大量盒式音带、VCD碟片,除了一大批文化人创作改编或文化人参与创作改编的新曲目, 还录制了一大批绍兴莲花落艺人改编、移植的中、长篇和短篇曲目。

  《唐伯虎点秋香》、《一夜夫妻》(主演:胡兆海);
  《智擒章如安》、《玉连环》(主演:倪齐全);
  《三斩林志文》、《双玉结》、《乾隆大闹顺庆当》、《乾隆情缘天香楼》、《乾隆义结草鞋亲》、《龙凤百宝衣》、《龙凤花烛》、《玉蜻蜓》、《香蝴蝶》、《马兰花》、《日月雌雄怀》(主演:沈宝贤);
  《双鸳鸯》(主演:肖东光);
  《王华买父》、《五命奇案》
 
        胡兆海、倪齐全、翁仁康是绍兴莲花落艺术领域的三颗明星。这三人进入曲坛的时间有所差别,但他们共同支撑起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绍兴莲花落艺坛的空前繁荣。
  而作为明星之一的倪齐全,不仅在表演艺术上建树卓著,同时在新曲目的创作、本曲种艺术历史的研究诸方面亦成就斐然。
  不同历史时期绍兴莲花落的12位代表人物:
  □.张先生 □.唐茂盛 □.沈阿发
  □.金鹤锦 □.王金富 □.王德兴
  □.丁水堂 □.沈宝贤 □.胡兆海
  □.倪齐全 □.翁仁康 □.潘家富

上一篇: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厂花丝镶嵌

下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

更多关于 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