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 业内动态 > 明清国画女画家有哪些

明清国画女画家有哪些

来源:  浏览 2464

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古代女子有才气的也很少有表现的机会,但是明清两代是古代女性绘画空前发展的时期,无论画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超过了以往历代女画家,在绘画语言表现上更是远胜于以往各代女画家。
这一时期的女性绘画,题材范围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所表现;艺术手法多样,既有工笔,又有写意,既有重彩,又有水墨;册页、卷轴及扇面等载体形式也一应俱全。尽管明清女画家在当时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及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都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绘画语言的建树上尚不能超越男性画家,但她们在创作中能自然地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作品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愫,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思与哀愁,雅秀清丽。她们的作品开拓了揭示女性感情世界的表现天地,这在中国画史上无疑具有独特的意义。
故宫博物院一直很重视对古代女画家绘画作品的收藏,通过社会认购、收藏家捐赠等途径,陆续收存了明清时期女画家的作品250余件,其中有很多重要女画家的代表之作。本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庋藏的27位女画家的代表作品42件,从中可略窥中国古代女性绘画的基本风貌。
1、仇珠(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明代中期,号杜陵内史,原籍江苏太仓,寓居吴郡。当女性在封建社会的重重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婚姻中不自主时,她们的绘画艺术亦不为社会所关注,只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中才有关于她们简单而重复的记载。仇珠仅知为"吴门画派"画家仇英之女。她自幼观父作画,渐通笔墨之道,深受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风的影响,擅绘仕女画,笔致工细精整,设色于明丽鲜亮中毫无媚俗浮躁之气。
《女乐图》轴,明,仇珠作,绢本,设色,纵145cm,横85.5cm。
款题"吴门仇氏画"。钤"杜陵内史"印。
画家以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将人物演奏时愉悦的心境及举止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人物衣纹线条流畅,运笔圆劲有力,设色以青、绿、红原色为主,冷暖色和谐搭配,艳而不俗。殿宇为界尺、直笔表现,其结构复杂精巧,却不失华丽而庄严的整体性美感。
2、李翠兰,生平不详,擅以宋李公麟白描法创作人物画,线条外柔内刚,富有表现力度。
《陶靖节遗像》卷,明,李翠兰作,绢本,墨笔,纵26.8cm,横469.2cm。
.款题"万历壬午年秋七月永安李氏写于闺中。"钤"翠兰"印。壬午年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
全卷共分13段,分别表现了东晋陶靖节(即陶渊明)的画像及其作品归去来兮词等内容。此图当为有本而摹的一件临摹之作,但从中亦不难看出李翠兰熟练的白描功底,行笔流畅自如,线条萧散圆润。陶靖节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去职,他高尚的人品令历代文人志士纷纷写诗作画加以表现,而女画家中仅见李翠兰一人取此题材,因此该作品又别具一层特殊的意义。
3、傅道坤(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影响,喜书擅画,"尤工山水,唐宋名画,临摹逼真,笔意清丽,神色飞动,咸比之管夫人。"(明姜绍书《无声诗史》)
《古木竹石图》轴,明,傅道坤作,纸本,墨笔,纵115.5cm,横30.8cm。
全画以简取胜,构图分上下二部分,上半部不画一笔,仅以行书体署款:"辛酉七夕写于玉兰山舍,道坤傅氏。"钤"傅孟氏"、"道坤之印"二方。下半部绘枯木二株,相伴生于石坡地上,景致简单明了。从傅道坤娴熟的画石技法中,可见其艺术功底之深厚。石先以淡墨勾勒出轮廓线,再以润墨晕染石面,最后以重墨点苔,外柔内刚之美顿现。
4、马守真(1548-1604年),小字玄儿、月娇,号湘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名妓。她聪颖机敏,能诗擅画,又轻财重义。其往来于文人墨客间,尤与文士王稚登(字伯谷)最为友善。马守真以画兰之精、画兰之专而名扬江南,因此自号"马湘兰"。其作品不注重对兰之外在形态的细致刻划,而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其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与野趣,与男性文人画家,尤其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着更多的相近之处,反映了妓家对男性文人画家的迎合性及师承性。
《兰竹石图》扇,明,马守真作,纸本,墨笔,纵16.3cm,横50.3cm。
款题"甲午中秋日写,湘兰马守真子。"钤"湘兰"、"守真玄玄子"印。甲午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此图笔法看似豪放狂野,实则笔墨、构图颇为讲究。图中的兰叶以不见线痕的墨笔一挥而就,迅速的行笔令叶面深浅有别,枯润有致,在丰富了视觉效果的同时,张扬了兰之飘逸洒脱的韵致。
《兰竹图》扇,明,马守真作,金笺,墨笔,纵15.8cm,横48.2cm。
款题"癸卯仲秋日写,湘兰马守真。"钤"湘兰"、"守真玄玄子"印。
癸卯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图中的兰、竹叶虽只绘三、五撇,但皆翻转有致,富有表现力度,且彼此间互为衬托。兰、竹是妓女画家最热衷表现的题材。一来,兰以其清幽,竹以其虚静被历代文人赞誉为"君子",通过表现有君子风范的兰竹 ,可以标示出她们自身虽坠入青楼,但仍不失高洁情怀的特殊心态。二来,当绘画作为文人雅士与妓家间交流的一项重要文化内容时,兰竹以形象简单,创作用时短,纵情涂抹三两枝,便可形完气足的特点,而吸引着妓家们为之创作,以助一时之兴。
《兰竹石图》卷,明,马守真作,冷金,墨笔,纵28.8cm,横243.3cm。
款题"离离潇艾不堪珍,九畹湘皐更可亲。入室偏能忌嗅味,始知空谷有幽人。甲辰孟秋二日写,湘兰马守真。"钤"湘兰"、"守真玄玄子"印。甲辰为明万历三十二(1604年)。
马守真最擅绘坡地上随势而生的野生兰,墨色在行笔中自然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极富层次感。兰叶多以没骨写出,行笔流畅,线条飘逸。地面苔草信手点染,大小间杂,聚散相生,与兰花相映,弥现生机。石头以润笔散锋随意勾出,与兰、草相配,更显现出画面朴素无华的天然野趣。
5、方维仪(1585-1668年),名仲贤,字维仪,桐城(今属安徽)人。人物画创作在女性画家的笔下较为丰富,既有仕女画,又有宗教人物画、还有反映男性社会生活方面的题材。这其中表现救苦救难教义的佛像画最多,妇女们既已坠入尘寰中的苦境,自然向往解脱痛苦。方维仪便因命运坎坷多难,导致她毕生以虔诚之心绘制带有救苦救难教义的观音、罗汉像,以求精神上的寄托。
《观音图》轴 ,明,方维仪作,纸本,墨笔, 纵56.5cm,横26.6cm。
款题"皖桐姚门方氏维仪薰沐写,时年七十有一。"钤"清芬阁"、"伯子曰仲氏兮字余曰维仪"等印。
观音面部以细匀的淡墨线条勾勒,而用浓墨表现眼、口、衣纹等。作者以富有表现力的简略的白描线条与简明的构图使该画于严整的法度中显露出超凡脱俗之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及审美感受。
6、薛素素(生卒年不详),名薛五,字润娘,号雪素。她是位相貌俊美,而于诗文、书画、箫、弈、马术、刺绣等又无所不能的江南名妓。绘画上的造诣更使她从容地走进文人们的笔墨酬答之中。她"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胡应麟《甲乙剩言》)
《兰竹松梅图》卷,明,薛素素作,纸本,墨笔,纵29cm,横417.5cm。
款题"戊戌秋日薛素素写"。钤"素心人"印。本幅末有明赵真题记,尾纸处有明张凤翼等人跋,又有清人颜翔绘薛素素小像。戊戌明万历二十一年(1598年)。
作者以迅疾的中锋运笔,线条沉着简劲,物象在不事雕琢中而得活泼灵秀之趣。构图虽依据画卷的特点,所绘物象呈长条状排列,但彼此之间互为呼应,以意到笔不到的内在神韵相连。
《墨兰图》扇,明,薛素素作,金笺,墨笔,纵15.8cm,横45.3cm。
款题"辛丑夏日戏笔,薛素素。"钤"薛"、"素"印。辛丑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作者巧妙地将丛兰、湖石等主体纹饰安排在画面一侧,而以飘逸轻柔的兰叶向另一侧舒展伸延,从而使画面既充实又空灵。
《溪桥独行图》扇,明,薛素素作,金笺,墨笔,纵15.5cm,横48.2cm.
款题"甲寅孟春薛氏素君为孟畹黄夫人写。"钤"薛□"印。甲寅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薛素素人到中年后嫁名士沈德符为妾,随着身份的改变,她在绘画选材上也有所变化,由热衷于兰、竹题材的创作转向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作中,从而开拓了自身艺术的表现范畴。薛素素的山水画目前仅见此一幅,富有浓厚的文人画气息。山石在皴的基础上以水墨晕染,使之于风骨奇峭中透露出秀爽清润的雅逸之致。画中人物虽小仅寸余,但刻画生动,呼之欲出,仍不失为画面表现的重点。
7、文俶(1595―1634年),字端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文从简女,文徵明玄孙女。精于花草虫蝶画的创作。花鸟画是女性画家们最热衷表现的题材,出于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她们对花鸟特有的偏爱,及花鸟具有托物言志、比兴的审美意趣,促使深居中的女子,对自己生活中最常见的花鸟加以表现,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文俶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明末钱谦益给予文俶的艺术极高的评价:"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则赋予文俶更高的赞誉:"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 。"
《萱石图》轴,明,文俶作,金笺,设色,纵130cm,横43cm。
款题"庚午仲夏廿又九日天水赵氏文俶画"。钤"端容"、"赵文俶印"二方。
庚午为明崇祯三年(1630年)。
文俶在花卉画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她曾用4年时间悉心描摹内府收藏李时珍的《本草纲要》中草药插图千余幅,并对照她婚后所居寒山中自然界的花草写生,绘有《寒山草木昆虫状》上千幅图。在文俶的花草世界里,有大量的作品是反映与母性、生子有关的萱草、罂粟画,从中可见她作为一名封建社会中的女性,迫切地希翼为夫家生儿育女的心态。
这是一幅利用冷暖色调的对比以加强审美意趣的成功之作。色泽鲜艳的萱花与墨染的湖石形成高度的冷暖色差,花之艳冶与石之坚凝都在这种对比中而更为鲜明。虽描绘的景致不多,但丰富的视觉效应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
《花卉图》册,8开,明,文俶作,纸本,设色,纵27.8cm,横42.8cm。
款题"辛未十又二月天水赵氏文俶画"。每开分别钤"文俶"、"端容"、"文俶之印"、"文端容氏"、"赵文俶印"等印。辛未为明崇祯四年(1631年)。
此册花卉以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绘出,笔致纤秀,设色典雅清丽,构图考究,芳丛之侧佐以文石。全图册在成功地表现出苞萼鲜泽、枝条荏苒、迎风浥露之态时,充盈着细腻婉约、秀丽典雅的女性画作气息。
8、李因(1610-1685年),字今生,号是庵、龛山逸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寺少卿葛征奇为妾。她擅墨笔山水、花鸟。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点染,"以烟云掩映树石"。花鸟画在师法明中晚期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的写意画风基础上,又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她最终在创作上避开了女画家惯有的构图小气、笔致纤弱等弊病,以潇洒随意及疏爽隽逸的艺术风貌备受时人赞许。
《花鸟图》卷,明,李因作,绫本,墨笔,纵24.6cm,横639.8cm。
款题"崇祯壬午孟夏写于燕邸西湖李因"。钤"李因之印"、"今生"印。幅上有葛征奇长题,钤"葛征奇印"。崇祯壬午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此图印证了清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中对李因花鸟画的评介:"水墨花鸟苍古静逸,颇得青藤(徐渭)、白阳(陈淳)遗意。所画极有笔力,无轻弱态。"
《荷鸳图》轴,明,李因作,绫本,墨笔,纵130cm,横50cm。
无作者款题,钤"李因印"、"亦史"印。葛征奇题四言诗一首,款题"时
崇祯十六年四月浴佛日识,海上葛征奇。"钤"芥蓭"、"介龛氏"、"葛征奇印"。崇祯十六年为1643年。
此图作于明末之际,李因与葛征奇因战事将暂时分别,李因于是创作了此图,以鸳喻征奇,于碧波青莲中怡然畅游。该画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显示出李因夫妇恩爱情笃。
《花卉图》扇,明,李因作,金笺,墨笔,纵16.5cm,横51cm。
款题"是庵"。钤"李因"、"是庵"印。此扇构图简明,仅截取了花卉的一部分加以描绘。由于作者笔墨技法娴熟,虽一气呵成,然枝叶穿插有致,墨色浓淡相宜,从而弥补了画面单薄的缺憾。
9、柳如是(1618-1664年),本姓杨,名爱儿,字如是,号影怜、河东君,江苏吴江人。早年曾为南京名妓,后归"东林领袖"钱谦益为妾。她博考群籍,能书擅画,与黄媛介为诗、画密友。柳如是虽赋才情,但流存下的画作甚少。
《月堤烟柳图》卷,明,柳如是作,纸本,设色,纵25.1cm,横125cm。
幅上有钱谦益跋:"寒食日偕河东君至山庄,于时细柳笼烟,小桃初放,月堤景物殊有意趣,河东君顾而乐之,遂索纸笔坐花信楼中图此寄兴。"此图作于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年)。
由跋文可知,这是一幅寄兴的写生山水图。因其为作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勾画而出,运笔的线条较弱,物象造型亦不够准确,但它却充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作者以清新淡雅的设色,成功地再现了江南温润的水乡风貌。该幅作为现存最早的一件女画家所创作的写生山水图,在中国画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
10、顾眉(1619-1664年),字眉生,一字眉庄,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名妓,后为崇祯进士龚鼎孳(字孝升)宠妾,改姓徐,号善财君、梅生,时称横波夫人。她才貌双全,精诗擅画,通晓音律。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与以画兰著称的马守真难分伯仲。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工墨兰,独出己意,不袭前人法。"古代女画家无论闺阁还是妓家,她们的画不为人所重,其原因之一是她们在创作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顾眉画兰能不袭前人之法,实属难得。
《九畹图》卷,明,顾眉作,绫本,墨笔,纵28.5cm,横183cm。
款题"癸未菊月偶写九畹图,共孝升作笑而已。"钤"眉生"印。癸未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
图中在起伏不平的坡地上,丛兰与竹石相伴而生,纵横交错,生机无限。此卷因兰、竹、石的巧妙布置,自然地形成了数个段落。坡陀间幽兰披拂偃仰,有的为一笔勾就,有的为富于线条粗细变化的双勾,笔法丰富多样。在这件顾眉精心绘制的九畹图空隙处有龚鼎孳的墨题,夫妻恩爱之情溢于笔墨之间。
《兰花图》扇,明,顾眉作,金笺,墨笔,纵16.3cm,横52.1cm。
款题"丙子秋望为子寅词宗写。秦淮顾眉。"钤"眉生之印"。丙子为明崇祯九年(1636年)。
图画淡墨没骨兰花一株,疏花秀叶,清幽典雅。兰叶以没骨写出,行笔流畅,线条飘逸,墨色在行笔中自然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极富层次感。
11、周淑禧(1624-约1705年),又作周禧,号江上女子,江苏江阴人。嫁同乡黄生。她与姊周淑祜自幼在父亲周荣起的支持下学习书画,及长,"二女以丹青著称。所长花卉虫鸟,用笔如春蚕吐丝,设色鲜丽,气韵生动。禧尤聪慧,兼工佛像,曲尽庄严端穆之状。间作外域鞍马,点染精工,思致茂密。"(明姜绍书《无声诗史》)
《花果图屏·柿子》,清,周淑禧、周淑祜合绘,绢本,设色,纵21.4cm,横19.2cm。
无作者款。钤"江左女子"、"祜禧合图"印二方。诗堂处有周荣起介绍柿子物性的墨题。
周淑禧、周淑祜花鸟画工写兼备,设色妍丽。她们既以自然物象为师,"家畜文禽,每作画时,辄取而对之。"(清吴麒《图绘宝鉴续纂》)同时又虚心地向文俶学习笔墨技法,用笔如春蚕吐丝,设色鲜丽,气韵生动。
《郊猎图》卷,清,周淑禧作,纸本,设色,纵31.1cm,横221.2cm。
款题"乙未秋杪江上女子周禧画"。钤"周禧"、"江上女子"印。乙未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
周淑禧在绘画题材上能锐意开拓,如对鞍马人物题材的描绘在女画家中独树一帜。此图是她31岁时依唐代诗人杜甫《骢马行》诗创作的成功之作。为了表现郊猎娱乐的轻快闲适场面,周淑禧用明快靓丽的色彩点染人物、山水,并利用人物服饰及马鞍的红色与山石的绿色形成色调上的鲜明对比,以加强活泼明朗的视觉效果。

上一篇:徐悲鸿喜鹊图国画作品图片

下一篇:故宫里收藏的仕女图国画

更多关于 明清国画女画家有哪些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