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 业内动态 > 大器晚成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山水画鉴赏

大器晚成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山水画鉴赏

来源:  浏览 32

黄公望虽然五十岁才开始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但是却是“元四家”之首,足见他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深远影响。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黄公望传世山水画有哪些,一起鉴赏一下“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山水名卷。
黄公望简介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号一峰、晚号井西老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后世把黄公望和王蒙、倪瓒、吴镇称为“元四家”,他也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学问渊博,书法、诗词、散曲都很有造诣,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画艺,尤其擅长山水。


黄公望山水画特点
黄公望山水画的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

黄公望山水画的浅降画浑厚圆润;黄公望擅长的“浅绛法”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黄公望山水画线条简单有力,变化多端。
黄公望山水画将笔意入画,笔法朴厚苍润。
黄公望山水画绘画风格超凡脱俗。
黄公望山水画鉴赏
《富春山居图》

说到鉴赏黄公望的山水画,肯定绕不开他的晚年作品,《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十大传世名作之一。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溪山雨意图》鉴赏

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运用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技法“三远法”中的“平远法”,描绘了笼罩在烟雨中的江南山水,近景是沙坡草石和松林,远景主要是用披麻皴法画出的山景,间有茅舍杂树。


  《天池石壁图》轴,元,黄公望绘,绢本,设色,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描绘的是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画面兼用高远和深远的构图方法。近景丘陵溪涧,长松茂树。山径迂曲,通向主峰。画面正中层峦叠嶂,天池居于右上,两侧石壁对峙,池中水阁数椽。主峰两侧烟云流润,使画面虚实相生。


《天池石壁图》轴



 《丹崖玉树图》轴,元,黄公望绘,纸本,设色,纵101.3厘米,横43.8厘米。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迴转,云烟缭绕,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

黄公望彻底改变了南宋院体画留下的因循守旧的风气,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局面。在绘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对明清中国绘画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

上一篇:“元四家”倪瓒国画作品鉴赏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关于 大器晚成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山水画鉴赏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