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 业内动态 > 清代华嵒花鸟画特点

清代华嵒花鸟画特点

来源:  浏览 10

清代的画家华喦擅长于花鸟画创作,华嵒花鸟画最负盛名,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及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别树一帜,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甚大。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清代画家华嵒的花鸟画有哪些特点?


清代华嵒花鸟画特点

1.清代华嵒花鸟画尤其注重写生,也讲究构图新颖,形象生动,所绘的花鸟画形象生动多姿。


《秋树八哥图》轴,清,华嵒绘,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87.9厘米
  八哥是华嵒擅画的题材之一。《秋树八哥图》绘溪野中的八哥或栖于红枫枝头、或盘旋而下、或于水中鸣浴的欢快景象。笔法上勾染兼施,简约传神地塑造了八哥的各种体态,反映了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和善于想象、巧于构思的艺术才能。
  本幅款署:“癸丑初秋写于廉屋之东轩,新罗山人嵒。”钤“布衣生”朱文印、“华嵒之印”白文印。鉴藏印有“怡园心赏”白文印、“王缵绪”白文印。“癸丑”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华嵒时年52岁。

2.清代华嵒花鸟画采用小写意手法画花鸟,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


【华嵒蔷薇山鸟轴】图绘春光明媚的时节,一只山鸟栖于蔷薇枝头,引吭高鸣,其清脆的鸣声不仅令无声的画面声情并茂,且生动地图解了“花气晴熏日,鸟声娇战春”之诗意。此图笔墨松秀,设色清丽淡雅,造型自然传神,构图简约空灵,显示了画家在小写意花鸟画方面的非凡造诣和俊逸清新的独特画风。
  
3.清代华嵒花鸟画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适宜,敷色鲜嫩不腻,明丽松秀。

《桃潭浴鸭图》

《桃潭浴鸭图》是华嵒61岁时所绘。图中虬曲的桃树枝干上,粉红色的桃花俯仰生姿,宛若锦绣,三两枝初生嫩叶的柳条垂落在清澈见底的潭水之上,随风摆动的柳梢不断触动水面而泛起涟漪,引得潭中野鸭回首注目。此图是华嵒用其独具一格的小写意画法绘出,桃花、柳条和岸边的小草虽然用笔简练,但色彩浓淡相宜,行笔张弛有度,使浓浓的春意直扑人面,对野鸭毛羽、姿态细微之处的表现则反映出画家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天然情趣,并能将之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间,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华嵒的花鸟画受明代陈淳、周之冕及清初恽寿平的影响,又集纳众家之长,自成风貌。
4.清代华嵒花鸟画用笔洒脱,不失含蓄蕴藉,形成俊逸清新的独特画风。

5.清代华嵒花花鸟画往往捕捉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花姿鸟态,洋溢着清新、淡雅、自然的美。

荷鹭图轴

《荷鹭图轴》

《荷鹭图轴》在他的笔下,自然界是恬静和谐的,画中鹭鸶栖于石上,羽毛蓬松,眼睛传神,刻画入微。荷叶色彩明丽,透出一股清新空灵之感。华嵒七十岁时的作品。 

华嵒的书画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花鸟画,“法新罗山人”几乎成了一种风气。华嵒的花鸟画描绘自然界不事华饰的纯朴美。他描写这些对象非常自然,似乎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却倾注了画家的真情实感。

【华嵒海棠禽兔图轴】



  《海棠禽兔图》轴,清,华嵒作,纸本,设色,纵135.2厘米,横52.8厘米。
  图右自题:“丙子春正月新罗山人呵冻写。时年七十有五。”钤二印:“华喦”、“秋岳”。鉴藏印有“心远居士”、“心远草堂”、“徐邦达珍赏印”等共6方。
  “丙子”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华嵒的花鸟画丰富了传统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审美情趣,寓真情实感于创作,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此图是他晚年的代表作,画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鹦鹉按捺不住的欣喜和黑兔胆小好奇的神态表现得生动传神。在画法上,华嵒从恽寿平淡雅清丽的没骨花卉入手,涉猎诸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此图结构新奇,笔法将宋人工笔花鸟之细腻工致与写意花鸟之秀逸洗练相结合,敷色活泼。海棠以胭脂及白粉点染,树叶颜色用石青、石绿,其间又有微带白黄色的大叶,颜色浓丽湿润,黑兔的墨色变化更为微妙丰富,浓淡之间表现出柔软疏松的质感,并与树木花卉的暖色调和谐统一,使整幅画面洋溢着花香鸟语的初春气氛。


华嵒

华嵒(音yán)(1682—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等。福建临汀人。早年家贫,出身于民间画工,后流寓扬州,以卖画为生。平生“不慕荣利”,以技为隐,擅画花鸟、人物、山水。花鸟画脱胎于清恽寿平。山水主要取法元人,旁参唐寅。人物师法陈洪绶、马和之,别具风格。由于他来自民间,又具有“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素质,作品形成“文质相兼”的艺术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笔调表现了他“离垢”的审美理想。

上一篇:清代画家罗聘《动物草虫图册》鉴赏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关于 清代华嵒花鸟画特点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