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寺庙祠堂 > 古鸡鸣寺

古鸡鸣寺

来源:  浏览 411

唐代大文豪杜牧有一首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古鸡鸣寺据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建造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初建,名同泰寺。该寺随后毁于战乱并几经重建。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重建后,改名鸡鸣寺。

古鸡鸣寺是江苏南京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山高62米,因山势浑圆似鸡笼而得名。
鸡鸣寺简介
鸡鸣寺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
 
  东晋以后,鸡鸣寺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同泰寺与台城(宫城)隔路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

  由于皇帝的尊祟,同泰寺俨然如当时南方之佛教中心,高僧达摩从印度来建康时,就居于此。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说法讲经,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莽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

  梁大同三年(538年),同泰寺浮图因雷击起火,酿成寺内大火,这座庞大的寺院只有瑞仪和柏堂两个大殿幸存,其余皆化为灰烬。

  “侯景之乱”后,同泰寺荒芜多年,直至922年,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有涵虚阁,后又改称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时,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兴建寺院,尽拆故宇旧屋,加以拓展扩建,题额为“鸡鸣寺”。后经宣德、成化年间的扩建和弘治年间为时六年的大修,寺院规模扩大到占地一百余亩,常住寺僧有百余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别具风格,共建有殿堂楼阁、房宇达三十余座,远远望去,俨然一华丽祗园。 清朝康熙年间曾对鸡鸣寺进行过两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



  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为了迎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凭虚阁,作为驻跸行宫,乾隆也这座古寺题写了匾额和楹联。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年间重修,仅有房屋十余间,中间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至同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资修建了观音楼,楼内供着普渡众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趣的是,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面朝北而望),佛龛上的楹联道明原因:“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阁、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又将殿后经堂改建为“豁蒙楼”,并手书匾额。
1958年鸡鸣寺改为尼姑道场。“文化大革命”期间,鸡鸣寺遭到严重破坏。

1979年,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落实宗教政策,决定重建鸡鸣寺1983年以来,在方丈宗诚法师领导下。寺庙修复了头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豁蒙楼、景阳楼、韦殿、弥勒殿、志公台、念佛堂、药师佛塔、藏经楼、法堂、客堂等建筑。

上一篇:摩诃庵

下一篇:呼和浩特市古丰州城辽代白塔

更多关于 古鸡鸣寺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