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寺庙祠堂 > 西宁夏都明代古建筑瞿昙寺

西宁夏都明代古建筑瞿昙寺

来源:  浏览 2434

     瞿昙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古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据说,瞿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选择这块圣地时,罗汉山松柏参天,瞿昙河畔杨柳荫浓,一泓清泉流于石山,水光接天,明彻半壁。三罗面对灵地,歇杖憩息。临行时忘携禅杖,回去取时,禅杖已在泉边扎根生长,后来就成为象征高?的珍珠树。寺的正门叫山门,宽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两侧分布着两座御碑亭,藏语叫“四门碑亭”。院西侧还建有金刚殿,他是前、中院的分界和过道,十分幽雅。

  瞿昙的意思是释迦牟尼的族姓,释迦牟尼原名乔答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瞿昙寺始建于139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保存的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自建寺以来,得到明王朝历代皇帝的高度重视,明13代皇帝中就有7位皇帝为瞿昙寺下达敕谕,颁给金、银、象牙图章及封西天佛子大国师等。

  瞿昙寺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古建筑群,青海省第二大胜迹,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里风景幽雅,山水宜人,寺院依山傍水,总体布局为一长方形,占地1.5公顷。虽历经600余年,该寺古风犹在,被誉为“乐都小故宫”。
瞿昙寺
  山门,也是寺院的大门、宽三间,深两架,为单檐歇山式,面积为240平方米,门外设八字形砖墙,内有永乐敕谕碑和御制金佛像碑。

    由山门进入前院,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两座御碑亭。碑亭呈正方形,高14米,四面砌厚墙,辟有欢门,上履重檐十字脊。碑亭内竖有明代洪武、宣德御碑各一通。

    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必经之道。大殿宽三间,深两架,面积为160平方米,为五檀小式大木结构,单檐悬山顶,前后开有欢门、欢窗,内塑四大金刚佛像。

    瞿昙寺殿居中院正中,宽五间,深四架,面积3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平面布局独特,前檐设很深的抱夏三间,左、右、后三面砌厚墙,外墙里面又砌夹墙一周,构成一圈暗廊,是藏传佛寺中常见的格局。殿内和抱厦墙面,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佛像。朱元璋敕赐的“瞿昙寺”匾,悬挂在正间。宝光殿,坐落在中院后方,宽五间,深五架,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约500平方米,重檐歇山式,高12米,左、右、后三面砌有砖墙,四面设明廊,柱间置护栏,前檐设月台一方,两侧建八字砖墙,殿为小式大木结构,前檐明次间装有五抹隔扇。殿内墙面遍绘大幅佛像图,画面构图新颖,色泽艳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宝光殿居中院后部,面积约4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砌砖墙,四面围明廊。隆国殿在后院,又名大持金刚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是全寺最高大壮丽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殿前设有带罩壁式栏杆的敞式平台,四周皆设明廊。 瞿昙寺的四角有香趣塔四座,塔高9米,长、宽各约5米。半壁式画廊从金刚殿左右两侧起,分经大小钟楼和鼓楼,直连隆国殿两侧,形成环抱之势。画廊共有50余间,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28间布满了巨幅彩色壁画,堪称寺内最为珍贵的艺术品,它是用连环画的方式描绘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场面宏大,画艺精湛,为瞿昙寺一绝。

    隆国殿,居于寺院最后,是全寺最大、最为辉煌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顶,高16米,宽7间,深5架。大殿雄峙于3.2米的花岗岩台基上,前面是束腰式月台,左右设踏垛九级,四周为玉石栏杆。大殿四面设明廊,两山和后檐砌砖墙,前檐的明间和两次装四抹隔扇,形制与北京十三陵长陵棱恩殿外檐装修同出一辙,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上一篇:山西忻州繁峙岩山寺

下一篇:夏都中国第二大悬空寺北禅寺

更多关于 西宁夏都明代古建筑瞿昙寺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