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两座知名的白塔,一座是北海公园的白塔,另一座是北京妙应寺的白塔,所以妙应寺也因为这做白塔称之为白塔寺。
妙应寺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因院内白塔又得名白塔寺。公元1271年,元朝在金中都城东北营建大都城,开启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为“冀神龙之扶持,资社稷之久长”,“保大业之隆昌”之目的,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白塔,以它作为神权与政权的象征而“坐镇都邑”,白塔与大都并称“金城玉塔”,盛名轰动一时。
妙应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
白塔是见证着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又是中尼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白塔寺的悠久历史为研究历史、建筑、宗教、民族关系、中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因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1961年3月4日,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