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建筑 > 古镇名村 > “建瓯西出第一家”-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古村落徐墩镇伍石自然村

“建瓯西出第一家”-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古村落徐墩镇伍石自然村

来源:  浏览 1062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徐墩镇伍石自然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古村落徐墩镇伍石自然村被称为清末“建瓯西出第一家”是因为伍石山庄古建筑而闻名于世。伍石山庄是徐墩镇下碓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吉丰黄战备公路旁的一个小山坳里。山庄四周青山环绕,绿竹掩映,风景宜人。因其保留有较大面积的清同治年间古民居建筑群落,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伍石山庄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由三大院落环连一体,建筑平面为多进院落式布局,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整体造型优美,而且单体建筑各有特色。福建省建国初期唯入选《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建筑范例。

  伍石山庄古建筑群屋顶形式多样,有歇山顶、硬山顶、马鞍顶等,形成平、低、高、凸、上翘及垂弧等状。宅内木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砖雕的窗棂、楹柱等,可以说是一处一景,使整个古建筑群精美如诗,融古雅、精湛、富丽为一体。

石雕柱础
石雕柱础有单层形柱础与多层叠加形柱础,位列主次而广泛使用;款式上,有清代最流行的方形、鼓形、瓶形、灯笼形、扁形、莲瓣形、圆鼓形、多棱形、六面锤形等,不同款型更意象纷呈;纹饰上,运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多种雕刻技艺,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以及几何图形镌刻于石础上,雕工精微,图案精美。各呈其态,栩栩如生。这些柱础,不仅承受了木柱上的所有荷载,隔绝了地面上的潮气,而且演化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的生动再现,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成就了一处清代石雕艺术的博览长廊。
古建筑的主构木柱
主构木柱无论是主体建筑的抬梁中柱,还是分次载重的内外金柱,甚至于次体建筑中的檐柱、山柱,全都选取深山密林中高大雄伟的滴油杉,或久处冈峦危岩质地坚硬的老头杉。这些木料,不仅材质硬度好,而且防腐耐用;装饰上,中柱、金柱有的包裹防腐纱漆,有的头戴柱帽,有的脚抵石鼓,抬梁穿枋,左接右连,笔直挺立,上下匀称,气象非凡;构件上,除木柱本身的高度外,立就的框架,上方除了正梁,还拼接了骑梁,下方则有几十公分不等的柱础衬托,使屋架整体高度得以提升晋高,气势更显雄伟壮观。
斗拱雕饰
为使建筑美观大方,每座院落都采用了外檐斗拱(建筑物外檐部位)与内檐斗拱(建筑物内檐部位)的斗拱型受力承重结构。在外檐斗拱中,分别运用了柱头斗拱、柱间斗拱和转角斗拱(清代称之为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而内檐斗拱则采用了品宇科斗拱、隔架斗拱等方式建造,不分彼此,整齐划一。不同位置上的斗拱,以雷柱处之,则被雕刻成灯笼状;以受力撑之,则被雕刻成节竹状;以平面横之,则被雕刻成花鸟状;有的则如盆景、若如意、似花篮,各显其状,占尽风华。这些斗拱,因处于柱与梁之间,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且还能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又因其将榫卯完美结合在一起,使构架的节点不至于产生刚性直接,从而保证了建筑物刚度与柔度的自然过渡,让总体架构达到刚柔相济、轻重分承的目的。当遇到强烈地震时,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或许会不同程度受到“松动”,但不致于“散架”,由此消耗地震所传来的能量,使房屋瞬间陡增的荷载大为降低,从而起到较好的抗震功能与作用。

上一篇: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古村落-东游镇党城村

下一篇:明代古村落北京市密云墙子路村

更多关于 “建瓯西出第一家”-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古村落徐墩镇伍石自然村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