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古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徽州风格的古村落,篁岭古村的古建筑大都是白墙黛瓦和高耸的马头墙,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和风土民俗。
篁岭是一个仅五百米高的江南丘陵,因从前山上盛产篁竹,故而称之为“篁岭”。篁岭古村依山而建,是一座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历史上,婺源地区曾属徽州管辖,到了近代,婺源才划入江西省,所以整个婺源地区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
在篁岭村的下方,是一片村民们引以自豪的古树林。那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千年红豆杉,有树干需三五人合抱的古枫树,有高达二三十米的古银杏树。几乎每一棵树木,都是国宝级的珍贵苗木。篁岭古村是一个隐藏千年而又显神秘的地方,是个极好的赏秋之地。篁岭村数百棵珍奇古树环绕,以红豆杉、枫香、香樟为主,枫香红叶映衬着山居古宅,数千亩梯田簇拥村落,红透的乌桕树生长在田垄上,点线面构成的天然美景,犹如进入童话世界。其实最让人难忘的是篁岭的四季“晒秋”农俗景观,秋季农产品丰富,色彩最为壮观。
晒秋,秋指收获的农产品。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些罢了。
发展至今,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消亡,然而婺源篁岭的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成为婺源特色的旅游产品。
晒秋节
每年的六月六,是中国传统的“洗晒节”,也是篁岭的“晒秋节”。因这时
篁岭晒秋
南方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正值雨季,气候潮湿,万物极易霉腐,人们也在这一天洗晒衣服,以求吉利。随着果蔬的成熟,每年六月六、九月九,篁岭都举办为期5个月的隆重的“晒秋节”。
篁岭通过晒秋节举办,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景区可利用晒秋打造成游客精神产品。游客来篁岭可以看晒秋,拍晒秋,也可以住下来体验晒秋,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农俗乐趣。“篁岭晒秋”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精神产品。而晒秋的场景,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