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土布制作技艺是浙江省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土布是中国传统的做衣材料,土布材质特点是全棉,并且不经过任何的化学处理,除了环保,透气性也特别好,冬暖夏凉,越洗越软。浙江宁波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从棉花的原材料处理到纺纱、拨纱、染纱、浆纱、调纱、摇鱼管、经纱、织布,涉及50多项织布工具。
余姚土布自南宋后以此为主要原料,因历史悠久、工艺细致、花色繁多、实用美观、用途广泛而闻名全国,民国以来一直为外销之大宗。
余姚旧属绍兴(会稽)越地,故余姚土布史称“越布”。南宋之前余姚土布以麻、葛为主要原料,范晔《后汉书》载余姚土布(越布)为东汉贡品。宋之后余姚普种棉花,1146年产土布7.7万匹。元时全国设四大木棉提举司,其中浙东木棉提举司便设在余姚,当时余姚“小江布”风行全国。当地自古以来百姓达贵一直有着土布的传统,《余姚六仓志》载“明季清初,服尚布素,平民不论贫富,皆衣粗布,贵族亦不盛饰。”直至改革开放前,姚北乡村“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浙花出余姚”。历史上余姚棉花种植面积曾一度占到浙江省的40%,故浙棉又称“姚花”。
余姚土布式样品种繁多,有数十类,上百种花色,畅销省内外。传统土布制作工艺复杂,分棉加工、纺纱、调纱、染色、浆纱、经布等十多个环节,上百道工序。
浙江宁波非遗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来源: 浏览 18975 次
更多关于 浙江宁波非遗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的信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