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苗族织锦工艺

苗族织锦工艺

来源:  浏览 5656

苗族织锦简称苗锦是少数民族苗族特有的民俗手工工艺,苗族织锦流传于苗族民间聚集地,以特有的颜色和特有的图案而受到少数民族的喜爱。2008年苗族织锦工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织锦工艺以母传女的方式世代相传,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织。以经线作底,以纬线起花,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编织出各式精美纹饰,是苗锦的精华所在。苗锦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皆有流传。苗族织锦构图精美,用工精细,图案灵活多变而不失为协调对称,立体感强,美观大方,具有较大的美学研究价值。
苗族织锦工艺分手织和机织两种,手织即以一端系在固定的树干上,一端系于自己的腰带上。然后在织锦带上使用综线挑织经线纬线,织平布的综线只要两综,一般为黑线或白线即可织成,但织锦至少要五综以上,经纬交织,才显出立体感较强的图案,织锦一般情况下是反面织线,正面现图,颜色是通过线的红与绿、黑与白等的交替使用,出现强烈的对比,图案可以创意,但多为对比的和谐统一。机织的针法是通过多综线的固定然后交织而成,它更为匀称。织锦主要用于衣服、围腰、背带、背包、腰带等作面料。
族织锦制作过程:
      苗族织锦过去用麻、丝,现在用棉、丝,也有棉、丝混织的,以丝织的丝锦为上品。丝锦最精者首推舟溪“中裙苗”的背带细丝锦,其用丝之细,每平方厘米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手感轻柔润滑,纹样光鲜。
苗族织锦制作过程:一边梳一边拉线
苗族织锦制作过程:拉线
苗族织锦制作过程:梳线

苗锦纹样丰富,有动物纹、植物纹、天象纹、器物纹、几何纹等类。动植物纹多取像大自然,经过抽象处理, 显得十分夸张、生动、传神,主要特点体现在动物的头、角、足、爪、眼睛、毛上;尤其是菱形纹的频繁合理运用,使得构图严谨规整、饱满对称。再加上巧手细作,工艺精湛,更凸显图案鲜洁明快, 统一和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极好的装饰效果。因此, 织锦和刺绣、蜡染、银饰一起,被广泛用于苗族服装的构件和饰物, 从而营造出林林总总、千姿百态、蔚为大观的苗装世界。

苗族织锦工艺

苗族简介
苗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苗族劳动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以《苗族古歌》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会制度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苗族的物质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制度文化结构严谨,功能齐全;精神文化体系保存完整,特征突出。民间音乐多姿多彩,底蕴厚重;民间舞蹈奔放豪迈,气吞山河;节日众多,集会盛大,节日集会文化积淀深厚;服饰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绝伦;习俗古朴,民风深厚,风情浓郁。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

上一篇:中国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哪些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

更多关于 苗族织锦工艺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