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玉器压金银丝镶宝手工艺术

玉器压金银丝镶宝手工艺术

来源:  浏览 2708

玉器压金银丝镶宝是我国玉器中一个十分名贵的优秀手工艺艺术品种,历史上叫做“金镶玉”工艺,并有“锦上添花金镶玉”的美称,东汉时期称为“填丝”,乾隆年间称为“嵌丝”,现代的制作工艺称为“压丝”,上述的不同名称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工艺特点,但都曾受过战国时期已经成熟的“金银错”工艺的影响,从这填、嵌、压三种不同的名称看,确切地反映了这种工艺的历史发展。从东汉玉看,它是先用小压铊压一道深沟,将金丝(或金片)用粘接物填在里面,金丝往下凹,玉面高于金面;“嵌丝”则是用小勾铊划好沟以后将金银嵌进去的,同样也用粘接物。金银丝往上凸,金面高于玉面。这两种工艺效果都不好,都会掉丝、弓丝,不牢固,并不平整、不光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的压丝技术都完全采用了挤压工艺,免去了粘接,取得了比较完美的工艺和艺术效果,发展了“压金银丝嵌宝”的工艺。玉器压丝工艺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琢磨工艺。它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必须十分精确,不能差之毫厘,在制作时工具尺寸也要求很准确,技术手法要稳准,技术含量非常高,所以,至今能真正掌握此项技术的艺人非常少,清末时期已基本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京城“玉器四杰”之一潘秉衡大师发掘了这项技术,使中断了多年,未得发展的“锦上添花金镶玉”的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恢复了它的艺术青春。一九五四年压丝传人杨广起,拜潘秉衡大师为师,使这门面临绝迹的压金银丝嵌宝工艺得到了发展。杨广起艺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新创意。杨广起的压丝工艺,一般喜与薄胎工艺相结合,当年设计制作的薄胎碧玉大碗在天津口岸乃至全国都是抢手货,可以用“一碗难求”来形容。一九七六年设计制作的“白玉压金丝嵌宝瓶”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后被选中出国;一九八二年设计制作的“碧玉压银丝嵌宝大碗”荣获河北省“百花奖”;一九八四年设计制作的“碧玉浮雕压丝嵌宝大碗”荣获轻工部“优秀创作二等奖”;一九八七年设计制作的碧玉压丝嵌宝“甄龙玉海”被列为国宝。
    杨恒强,生于一九五八年(杨广起之子),子承父业,一九八二年制作的“碧玉压丝嵌宝大碗”荣获河北省“百花奖”;一九八四年制作的“碧玉浮雕压丝嵌宝大碗”荣获轻工部“优秀创作奖”,一九八七年制作的碧玉浮雕压丝嵌宝大碗“甄龙玉海”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后被列为国宝,现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一九九四年设计制作的碧玉“如意菊花盘”、翡翠“八宝碗”入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杨恒强大胆的对过去工艺进行了改进。过去压丝工艺的选料,一般来说要求质地致密、细腻、坚而不脆,色彩纯真不夹杂质、杂色。如白玉、墨玉、碧玉、青玉、青白玉等,一般不往翡翠、玛瑙上压丝,因为这两种料硬度大而脆,金、银丝很难压牢固。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杨恒强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对工艺、工具进行了改革,最终获得了成功。近年来杨恒强制作的压金丝嵌宝翡翠酒具、手镯,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真正的达到了“工艺品实用化”,这在压金银丝嵌宝艺术上是突破。使的“金镶玉”这一古老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上一篇:吉林查干湖冬捕民俗

下一篇:景泰蓝工艺

更多关于 玉器压金银丝镶宝手工艺术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