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 江苏扬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江苏扬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来源:  浏览 11518

江苏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自古是经济文化重要的城市,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扬州小吃、传统手工艺以及爱好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顾永骏

顾永骏 国家级传承人 1962年师从徐荣泉学艺,在车间雕刻10余年,开始投入玉雕的创作和设计,后又兼学别人,特别是黄永顺大师的技艺,因为玉雕的设计是第一性的重要,相玉、立意、构图等创作过程是先行性艺术构思,对一件玉雕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1978年开始投入研究“山子雕”的创作,恢复生产在全国中断200年的山子雕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如柏
赵如柏 国家级传承人  1956年从洪泽来到扬州,拜全国著名漆器艺人梁国海为师学习雕漆技艺,潜心研究雕漆的各种技法,到八十年代后开始古楠木雕研究,四十多年来创作制作了十多件具有影响的雕漆和古楠木雕精品和珍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磨练,现擅长红雕漆和装饰雕,尤其擅长制作古楠木雕、漆砂砚的修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春源
江春源 国家级传承人 男,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玉雕技艺四十多年,擅长花鸟、炉瓶的设计,尤其是在大白菜的艺术创作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王丽堂
王丽堂 国家级传承人  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5月出生干评话艺人世家。七岁时从祖父王少堂、父亲王筱堂学艺,十岁开始登台演出,有“十岁红”之誉,是“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第四代传人。她深得祖父、父亲的真传,尤其是在继承祖父“甜、粘、锋、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说演脆雅,语言洗炼,更富时代特色。她吐字清楚、咬字讲韵,节奏张弛有致,用气、换气灵活自如,圓口、方口、活口运用娴熟,有“桶脱盆倾一串珠”之誉。曾多次荣获全国及省级曲艺会演最高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秀芳
张秀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1943年张秀芳生于扬州的一个剪纸世家。12岁随其叔父张永寿学艺,是张氏剪纸的第六代传人,在大师的精心传授,自己的刻苦学习,勤奋实践中,经过五十余春秋的磨练,在传承剪纸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在剪功技巧上,其叔惊叹“无人可比”。因其在扬州剪纸传承的贡献,1987年被扬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称号。并多次出国表演,被国际友人称之为“电脑式的东方艺术家”。1999年退休后,被厂返聘,从事剪纸表演和带徒传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义时同志 生于雕版世家,祖父陈开良、父亲陈正春世代从事雕版作坊,从十四岁起随父亲刻苦钻研雕版技艺,四十五年来从未间断过。通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学习俯仰,真正掌握了一整套的雕版技术精髓,使之线条流畅,行行精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石庆鹏
石庆鹏 国家级传承人 江都国画笔厂厂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江都市文联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级制笔艺术大师、江苏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石庆鹏17岁师从老艺人朱恩华、朱仲山,深得任氏制笔技艺真传。数年来制作扬州水笔无数,精品迭出,并于1982年1月创办江都市国画笔厂,仍将扬州水笔作为主营笔种,招募老师傅多名,并亲自带徒多人,使这项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华美霞
华美霞 国家级传承人 在40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继承老辈艺人刚劲有力的操纵表演特色,根据不同角色的需要,独创了“木偶耍枪、舞剑、兰花指反掌、揉手绢”及二十余种轻、飘、柔、美的水袖动作、丰富发展了传统的木偶表演技巧。使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不是真人胜似真人”,文则柔美、武则刚猛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细腻传神”的木偶操纵表演风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殷大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李仁珍
李仁珍 国家级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60年代初,由评话王少堂、清曲王万青、弹词张慧祥等传艺,综合素质高,人称“说演弹唱俱佳”。从78年起将历史传统弹词“双档”改为“单档”演出。改革音乐唱腔、作曲、表演,首创扬州弹词清曲李派李调艺术,改编创作书目,自编自演,精通琵琶、三弦乐器,自己伴奏,一人多角,一专多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庆泉
赵庆泉 国家级传承人 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盆景。1968年扬州中学高中毕业,1969年赴兴化等地农村插队。1974年起师承江苏农学院徐晓白教授,开始盆景创作与研究。1978年因盆景特长招工进扬州市红园从事盆景,1985年任红园技术组长。1988年起兼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2004年调入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2005年任扬派盆景博物馆总工程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邮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兰英
王兰英 国家级传承人 幼年随祖母张王氏开始学唱高邮民歌,对民歌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渐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所传承的《数鸭蛋》、《小小刘姐姐》、《黄黄子》、《做忙号子》等歌曲属于高邮地区特有的传统地方民歌,具有浓郁的苏北水乡特色,由于本人传唱的一直属于原生态唱法,保留了高邮民歌独特的民风韵律,反映了里下河地区“鱼米之乡”的美丽风光和淳朴乡情,积淀了浓厚的人文底蕴,充分表现了高邮人民热爱家乡、讴歌生活的乡土感情,通过歌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高邮水乡画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永珍
徐永珍 国家级传承人:中国烹饪大师、高级面点师、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商粮供明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优秀女企业家以及省和市党代会代表、《中国淮扬菜》丛书“点心”主编。富春的原领头人,被誉为“点心王国女状元”的中国烹饪大师。

15岁即从师学艺,专攻美点制作。磨刀,剁馅,擀皮子,捏包子,“身不离案板,手不离面杆”。长年累月遥艰苦磨砺,加上心灵手巧,她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擀、捏、斩、剁、蒸等面点基本功。“熟”能生巧。60年代初,在扬州地区青工技术比赛中,徐永珍以2分钟擀出72张饺皮的惊人速度,夺得第一名。扬州市团委、扬州市总工会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巧姑娘”的美名霎时传遍了大街小巷。

1984年,江苏省首届美食杯烹饪大赛在南京隆重举行。“巧姑娘”徐永珍凭着久经磨练的坚实功底、日积月累的娴熟技艺,又一次充满信心地登上了赛台。果然,以“玉果粉点”、“双麻酥饼”、“野鸭菜包”等面点制作技压群芳,一举夺得最佳点心师的桂冠,成为江苏省第一位“点心女状元”。

后来,在1988年和1993年的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烹饪大赛,徐永珍又个人独得3枚奖牌,并奋力夺得了团体金牌。

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徐永珍还十分注重创新。她说,创新,才是烹饪发展的生命。包子,以前只有几个品种,而今,已有白玉包、海参包、野鸭菜包、萝卜丝包、干菜包、生菜包、雪菜包、荠菜包等新品种多达三十余种,而且不断推出,不断创新。至于肉蒸饺这些单一品种,也相继推出了麻辣鸡饺、鲜贝饺、蟹黄鱼翅饺等十余种。她还创制了“玉果粉点”“月宫玉兔”、“三鲜雪梨”、“鸳鸯枣泥”等数十个点心新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1997年,徐永珍继在东瀛表演之后,又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全国女点心师唯一的代表,随中国技能工人访法观摩表演团去了法兰西。

上一篇:苏州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下一篇: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朱清山熟地黄古法炮制工艺

更多关于 江苏扬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的信息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