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风雪图轴纵91.3厘米×宽30.1厘米宋代绢本设色画。
16427549971041夏 珪 灞桥风雪图 轴 绢本 设色 91.3cm×30.1cm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一诗中的两句,唐代,文人们往往以灞桥的意象来表达友朋送别的不舍之情, 所谓“年年伤别,灞桥风雪”,也许寒冬风雪中的灞桥是最令离人心寒的。本幅以侧锋卧笔、粗简线条、一次皴染的技法,描绘了灞桥一带山野悬岩中树木凋零、风雪弥漫、寒气逼人的环境;画面远景的大山之中有深林回绕的古刹;中景是一条冰雪纷飞中的大河,流水曲折回环而流经灞桥,天地间的水气与飞雪融合在一起。近景,一位老者骑在驴背上低首沉思,蹒跚地通过灞桥。水墨淋漓的画面上,在那一瞬间表现出的落魄与凄凉,使得画面充满了萧瑟、悲凉之感。夏珪(一作夏圭),字禹玉,浙江杭州人,“南宋四家”之一,和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夏珪在宋宁宗(1195—1224)、理宗(1225—1264)朝任职画院,擅画山水、人物,取法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是称为“拖泥带水皴”;善于墨法,浓淡干湿,极尽变化,有苍莽之趣。画楼阁茅舍不假界尺,随手写出,景中人物,漫笔点簇而成,构图剪裁独出匠心,有“夏半边”之称,画风简洁豪放、典雅清劲。取景简练,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