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考古发现】苻坚墓

【考古发现】苻坚墓

来源:  浏览 2259

苻坚墓位于陕西咸阳彬县西南三十里的水口镇九田村。墓冢保存较好,茔域占地面积约四五百平方米。墓冢为斜长形,南端高3米,宽7米,北端高2米,宽3米,南北总长21米。当地群众称为“长角冢”。苻坚原是游牧民族,长角即取义于畜牧牛、羊的意思。今墓前犹存墓碑一通,上刻:“前秦国王苻坚之墓”。苻坚墓1957年5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人,苻雄之子 ,前秦开国君主苻洪之孙,苻健之侄,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人。生于公元338年,公元357年,即位称帝,是为宣昭帝。公元385年,苻坚被后秦君主姚苌所杀。在位29年,终年48岁。
  史称苻坚自有贵相,传说他背后有谶文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体的“坚”,也就是说,他将来就要在咸阳称王立国了,这条谶文在迷信的古人看来是非常吉利的事,于是就为他取名“苻坚”。 苻坚即位时,前秦社会一派混乱。关中本来是各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族仇杀此起彼伏。前秦在战乱中建国,法律制度都不健全。苻坚即位后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深知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所以广招贤才,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寒门出身的王猛。同时,他企图在思想意识上以汉化融合各族,提倡儒学,广兴学校,令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还亲临太学考试学生优劣。关中为前秦的根本所在,因多年混战,生产废弛,他“劝课农桑、赈恤穷困”,行区种法,兴修水利,遂使关陇地区经济发展,国力充实。 经过多年经营,前秦国势渐强盛,为统一北方准备了条件。

  公元370年苻坚攻灭前燕,次年灭仇池氐族杨氏,373年取东晋梁、益两州,376年灭前凉和代,统一北方。382年派吕光进军西域。前秦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政权,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新罗、大宛、康居、天竺等六十二国遣使通好,惟东南一方的东晋未下。

  苻坚渐骄,急于统一全国,不顾群臣劝阻,倾前秦之力,调集步骑九十余万,分兵三路南下,以图一举消灭东晋。383年大败于淝水,史称“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确定了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分裂的格局。淝水之战后,前秦分裂,后燕、后秦、西燕、纷纷崛起。苻坚在新平佛寺为姚苌所俘,被缢杀。他在位期间致力于修明政治,统一中国北方,政绩显著,是十六国时期众多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人物。

上一篇:【考古发现】冯晖宰相墓

下一篇:景德镇御窑遗址珠山北麓的考古新发现

更多关于 【考古发现】苻坚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