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机构 > 机构动态 > 江汉汤汤商周青铜器出土文物展览

江汉汤汤商周青铜器出土文物展览

来源:样子收藏网  浏览 2356

2014年7月3日至9月3日为期两个月的江汉汤汤(shāng)商周青铜器出土文物展览在湖北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通过122件(套)精美青铜古董文物,系统展现湖北地区从商代早期至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和礼乐文化。
展览主题:《江汉汤汤(shāng)——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展期:2014/7/3 - 9/3
地点:湖北博物馆北19展厅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以及礼制文化特点。其中,商代的“天兽御”青铜尊、西周的兽面扉棱提梁青铜卣、春秋的“随仲芈(mĭ)加”青铜鼎,以及战国青铜鹿角立鹤、越王勾践剑等经典文物,充分体现了湖北地区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
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湖北地区出土的商周乐器,包括青铜质地的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笙,以及石质的编磬。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几乎囊括了先秦乐器“八音”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全部种类,是先秦礼乐文明的实物再现,展现了早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正是在与周边民族交流、碰撞、融合中,湖北江汉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影响深远、瑰丽璀璨的楚国文化,使中华文明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展览不仅是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璀璨的区域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次非常重要的呈现。

大(天)兽御”青铜尊
商代晚期
1965年汉阳沙帽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这件觚形尊的内壁铸有“大(天)兽御”铭文,应为人名或氏族名。觚形尊流行于商末周初,其形制来源于青铜觚,只是其体量较大,纹饰也更繁缛,主要用来盛酒。这件“大(天)兽御”铜尊铸制精良,器形高大凝重,纹饰华丽俊挺,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

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早期
1989年黄陂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兵器,说明盘龙城拥有一支用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强大军队,以震慑南方各族,维护商朝南土安全。 

“噩侯”青铜方彝
西周早期
2007年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
随州市博物馆藏这件方彝的器身为母口承盖,盖为单脊四坡屋顶状,上有一对鸟形钮。器肩部两侧铸有对称的半环兽首衔环耳,前后肩部正中各有一张牙卷鼻的象首。器腹饰两层兽面纹,器盖饰兽面纹,口部饰龙纹,肩部饰火龙,足部饰龙纹。整器四面正中及四棱均铸有扉棱,显得极为繁复而华丽。盖内铸有铭文7字,“噩候乍厥宝(阝尊)彝”。噩候方彝当与兽面纹扉棱尊及兽面纹扉棱提梁卣同为一套,但方彝的制作难度极高,是十分珍贵的青铜艺术品

虎形青铜尊
西周早期
1993年江陵江北农场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这件虎尊为圆雕虎形,虎首微昂,獠牙利齿,双目圆睁,翘鼻,粗颈,四肢直立,短尾上卷。虎身与耳、尾部分铸而成,整体铸造粗糙。
该器并非出自墓葬,而发现自砖瓦厂的取土坑内,同坑还出土两件铸造粗糙的铜钟,一件带有鹿角纹样,此外还发现两件鹿角。推测这坑器物是当时被沉于水底以祭祀河、湖、川的沉祭之器。这组器物具有一定的巴文化风格,说明在西周早期,江陵一带的聚居族群已比较复杂。

兽面纹青铜鼓
商晚期
1977年湖北崇阳白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这是现存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目前存世仅两件,另一件收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

青铜鹿角立鹤
战国早期
1978年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鹤嘴右侧有铭文一行七字:“曾侯乙作持用终。”
战国楚系墓葬中多见漆木质地的飞鸟、鹿形器。关于这种器物的功能有多种观点。曾侯乙墓发掘者认为,鹤、鹿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尤其是鹤,还与登仙思想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此种器物即是墓葬中的镇墓兽。也有学者指出这种雕塑或为鼓架,与枣阳九连墩大墓所出的虎鸟座鼓的鼓架相近。无论其功能如何,这种造型奇特的动物飞鸟形象的器物,表达了楚地文化中重巫、尚怪的文化特质。青铜鹿角立鹤器形优美,如翩翩起舞的真仙鹤一样。

 

 

上一篇: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下一篇:辽宁档案馆图片展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更多关于 江汉汤汤商周青铜器出土文物展览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