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机构 > 博物馆 > 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

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

来源:  浏览 475

东莞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新芬路36号,国家二级博物馆,仅次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创建较早的广东省的博物馆之一。现有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083件(套)。
东莞市博物馆历史沿革
      东莞市博物馆,始于1929年建成的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是广东较早创建的博物馆()。1959年,县委在博物图书馆旧址上重建东莞县博物馆。1989年,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东莞市博物馆。1994年,东莞市博物馆在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东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8年时任东莞明伦堂委员长的徐景唐先生,倡议筹办东莞博物图书馆。由东莞明伦堂出资28000余元,广州昌发公司建造,东莞博物图书馆于1929年竣工,位于当时的东莞城区盂山公园(今人民公园)内,为两层砖瓦水泥结构,占地面积489平方米。

      1931年东莞县县长陈达材下令由县财政拨款1600元作东莞博物图书馆修理、购置用具之费。聘任邓念慈、卢鋈球(即卢翊,时为东莞教育局局长)、卢瑞(时为东莞县府庶务主任)等组成筹备委员会,邓念慈任馆长,卢鋈球为秘书,卢瑞为会计,负责博物图书馆开办事宜。


      1932年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正式开放,博物图书馆一楼作为博物馆部,举办禽畜动物标本陈列,有少量陶瓷藏品;二楼作为图书部,设有图书阅览室;另设有印书部,委托东莞名人编书,由东莞博物图书馆印行发售,或利用旧版片重印东莞古籍。


      抗战初期,东莞博物图书馆管理员祁烽与秀园的张如、莞中的王士钊曾以此为中心,组织青年抗日救国活动,出版了《农村战线》刊物,宣传党的抗日政策。 1938年10月,东莞沦陷,博物图书馆被日军占领,藏品遭到极大破坏。1949年解放后,博物图书馆曾简陋复馆并作过党员培训的场所,因经费不足,十年间,博物图书馆归于沉寂。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1959年县委拨款7000元对旧馆进行维修,另建一间12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东莞博物图书馆更名为“东莞县博物馆”,负责人为何伯孙。1989年东莞市政府投资建设东莞市博物馆,以此作为展示莞邑文明成就、民俗风貌的重要窗口。1994年春节东莞市博物馆在科书博广场落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楼高五层,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具备收藏、展示、研究、宣教等多种功能,成为当时东莞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

      1994年建馆之初,东莞市博物馆举办了“东莞春秋”基本陈列,包括:岁月悠悠 蚝岗建村,南越发展 东莞建郡,经济繁荣 人才辈出,抗敌御辱 迎接曙光四部分,以景观带文物,以文物带历史的展示手法,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东莞500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成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重要基地。


      东莞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受惠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文物捐赠成为藏品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1974年,故宫博物馆向我馆调拨了93件(套),共计108件珍贵文物,其中玉器29件,瓷器53件,工艺品26件。1979年,著名书法家黄笃维先生捐赠40件(套)个人书法作品,这是改革开放后我馆接收的第一批高质量的捐赠文物。1988年蒋建国捐赠其父抗日名将蒋光鼐先生遗物24件(套),成为我馆重要的革命文物。20世纪90年代,文物捐赠达到高潮。1992年邓白捐赠书画作品82件(套),计93幅;1995年,王匡捐赠个人收藏名家书画作品47件(套),计51幅;1996年,广州鉴藏家协会12位藏家捐赠陶瓷177件(套);1999年卢汝圻捐赠其父著名书画家卢子枢先生的书画作品92件(套),计98幅;1999年容琨、容璞等人捐赠其父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的遗物150件(套)。进入21世纪,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市民文物捐赠的热潮不曾消退,2007年李锦成捐赠其父李云祥烈士遗物22件(套),同年姚耀宁先后三次捐赠恐龙蛋化石共65件(套);2010年江健威捐赠古代钱币和当代货币46件(套);2014年卢汝圻先生再次捐赠其父卢子枢先生的书画作品及遗物共358件(套),计624件。除以上大宗文物捐赠之外,历年来,莞博还陆续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到2017年底,共计收到捐赠文物资料1518件(套),为东莞人民留存了一份厚重的文化财富。

上一篇:广东省湛江市博物馆

下一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更多关于 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