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摄影 > 建筑摄影 > 老北京“四九城”古建筑老照片

老北京“四九城”古建筑老照片

样子收藏网 www.hues.com.cn 2014/9/19 来源:样子收藏网

老北京城的“四九城”指的是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现在很多都保留着旧称,有的在建设北京的时候都把老城墙拆除了,只能通过老照片回忆北京的四九城。 皇城四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 内九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老北京人就习惯上把“北京城”叫“四九城”.
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区。清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汉民全部驱至外城居住,腾出内城住八旗军队及所携家眷(直至中后期,方有高级汉官被特赏内城居住)。这样,一个北京城被人为地划分成两部分,内城成为军事驻防地兼家属区,外城则是单纯的居民区。当时的八旗很为自身的特权地位自豪,称自己的所居地为“四九城”,来标明自己是高于他人的特殊群体。

皇城四门 -- 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
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明清五百年间,天安门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通高33.7米,36扇朱红菱花门扉,60根通天圆柱,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桥南东西两侧,各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

                               1946年天安门老照片
东安门
皇城四门---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处,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木结构殿宇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中辟三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门内另有东安里门,为随墙门式建筑。其门西对宫城之东华门。东对玉河之“皇恩桥”。1912年曹锟兵变推翻张勋时被焚毁。2001年将遗址清出辟皇城遗址公园。

                                      东安门老照片

西安门
皇城四门---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垣偏北。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红漆金钉门扇1对;左、右稍间及末间作值班房。明宫城西侧有大片水面,侧面距紫禁城较远,所以西安门与东安门不在一条直线上。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即是从西安门进入皇城占领紫禁城。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摊贩不慎失火西安门而被焚毁,后文化部文物局制作楠木模型纪念馆。

                                     西安门老照片
地安门
皇城四门---西安门。位于皇城北墙正中,与皇城南门——天安门相互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70年),称北安门,俗称“后门”。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改称地安门。地安门规制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左右次间为门,每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窗,无城台,红墙,门基为青条石。
地安门见证了百年来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一行就是仓皇出地安门,再走德胜门途经怀来远逃西安去避难的。后来,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支持下,上演了一出复辟闹剧并失败,被驱逐出故宫,也是灰溜溜地通过地安门离开了皇城。1955年春天,拆除了地安门,拆除地安门的材料,据说是用于修建天坛北门。地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安上了红绿灯,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地安门成了有名无实的地名。

                                     地安门老照片

老北京城内九门
1.正阳门:元称丽正门,又有“前门”之称。走龙车。
正阳门居中,地位是最高的,北京人俗称其为“前门”。 明清时期,正阳门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冬季去天坛祭天,惊蛰到先农坛耕地,都出正阳门。

                                                 正阳门老照片

2.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走酒车。
崇文门:位于内城南垣东边,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文明门”之名。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取《左传·昭公十二年》 “崇文德也”之典,以示“尊重文治,文教宜尊”,改称“崇文门”。崇文门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凡是过往商人都要在这交税。乾隆时的大贪官和珅就当过崇文门税监。 

 
3.宣武门:元称顺承门,(讹传顺治门),囚车从此门常出入,人称"死门"。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元“顺承门”之名。为元大都十一个城门之一,明清内城九个城门之一。与东面崇文门对应,命名遵循“左文右武”礼制。因此得名。因为顺承门发音颇似“顺治门”,康熙时曾有一位刚由外省高升到京的御史听到后误以为真叫“顺治门”,立功心切,没做调查研究,贸然上本要求改名,结果被罢官。

明正统年间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改称“宣武门”,“武烈宣扬”的意思。1927年拆毁宣武门箭楼。1930年拆除宣武门的瓮城。1965年修建地铁时宣武门城楼被拆除。护城河被填平。宣武门的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

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囚车从此门出入,人称“死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

4.朝阳门: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
朝阳门为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建于元至元四年,元称齐化门,明正统年间重修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改名“朝阳门”。“朝阳”为门在东方,出城面朝太阳,入城则面朝天子之意。重大事件:1368年徐达率军自通州破齐化门攻入元大都;1900年日军自朝阳门攻入北京。
    朝阳门专走粮车。因为那时没有铁路交通,南方的粮食向北京调运,都走通惠河水运到通县。再装车进城,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有一个谷穗儿。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粮食进入朝阳门后,在附近的粮仓中存放。现在在朝阳门附近还有俩地名“禄米仓”、“海运仓”,就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1956年10月9日朝阳门城楼拆除,1958年箭楼拆除,至此朝阳门古建筑痕迹荡然无存。


5.阜城门:元称平则门,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
阜成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元代称“平则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刘秉忠依据《易经》的典故为元大都的11座城门命名。《易经·谦卦》代表西南方,平则门位于元大都的西南方,因此刘秉忠将这座西南城门命名为“平则门”。明朝正统时期整修了京城城门,将平则门改称为阜成门,意思是“物阜民安”。

阜成门:专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是产煤之地,京城使用的煤全部来自京西门头沟煤矿。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故瓮城门洞内由煤栈阜成门客商募捐刻梅花一束记之。

“梅“与“煤“谐音,每当北风呼号,漫天皆白,烘炉四周之人皆赞:“阜成梅花报暖春“。为通往京西之门户,明清及后来很长时间,城内所需煤炭皆由此运入。
1953年拆除瓮城、箭楼台基,1965年修建地铁,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阜城门后来演化为地片名,泛指阜城门桥附近,即阜城门南、北大街,阜城门内外大街一带。

                                 阜成门老照片
6.西直门:元称和义门,更兼玉泉山到皇城的御水车都走此门。
西直门由于它的形制特殊,是北京古城中惟一的方形瓮城,很多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如李自成攻进北京等。西直门城楼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回廊、重檐歇山顶。箭楼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后出抱厦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层砖砌82孔箭窗,造型雄伟壮观。
西直门是北京城门里离玉泉山最近的一个,当时皇帝专喝玉泉山的泉水。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必经之门,有“水门”之称。城门洞顶上刻着水波纹1969年修建地铁2号线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等拆除,在拆除西直门城楼箭楼时,发现了埋在地下的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遗址。

                                              西直门老照片

7.东直门:元称祟仁门,此门为京华九门中最贫之门,走砖瓦、木材车
东直门是位于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现立交桥西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明永乐十七年修葺,改称东直门。是唯一的明成化年间雕梁画栋阁楼式楠木建筑,东直门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包括东直门城楼、东直门箭楼、东直门闸楼和瓮城。元称崇仁门, 永樂十七年取「東方盛德屬木、為春」和「直東方也,春也」之意,改為現名。

原东直门城楼为两层,连同城台通高34米。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东直门瓮城尺寸在北京内城各门中是最小的,因此门内关帝庙也没有关羽塑像,而是用木制神主代替。民间谚语中有“九门十座庙,一座无神道”之语,即指东直门关帝庙。
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那时砖窖都设在东直门外,在明朝初期建设北京时所需的木材大多由此门运送进北京城。清朝时南方的木材常常储存在东直门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从东直门运进北京城,东直门内还设有一些木材加工厂。因此东直门又俗称“木门”。
1915年修建铁路时拆毁东直门瓮城和闸楼,1930年拆除东直门箭楼.1958年拆除箭楼城台。1965年拆除东直门城楼。

 
8.德胜门:元称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元代名“建德门”,取“其德刚健文明”之意。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明洪武年间(1886年)北京城垣向南移建动五里,元大都建德门南移后,更名“德胜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德胜门”预祝得胜回朝的意思,专走兵车。那时北方多战事,北方按星宿属玄武。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寓意明军“以德取胜”。清代出征及凯旋均经德胜门,故有“军门”之称。清军平定葛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均从此门出兵。
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79年,德胜门箭楼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物保管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1993年,在箭楼设立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德胜门箭楼是京城16个城门里唯一保留下来的“二对半”城门之一(“二对”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和东便门和一段城墙、“半”是德胜门箭楼)。

9.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
安定门,位于内城北垣东侧。明代燕王朱棣登基后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城,一刀切下元大都的北部。这一切,把东西城墙上靠北的城门光熙门、肃清门切下去了。北部城墙南移后,安贞门改为安定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这样,北京城只剩下九座城门了。
明初将元大都安贞门南移后,改称安定门,取“天下安定”之意。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故皇帝要从此门出,至地坛祈祷丰年。京都九门中有七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内城惟独安定门和德胜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其余皆为关帝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安定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取回兵安定之意。另外专走粪车。因地坛附近是北京的主要粪场。

1915年闸楼、闸门因修环城铁路被拆除。1969年城楼、箭楼、瓮城被拆除。后建成了安定门立交桥,目前是北京二环路上的一个交通节点。

                                              安定门老照片

可惜的是老北京“四九城”古建筑几乎都被拆除了,不能说是遗憾,尽管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极力保护,但是也不能挽救这些老城门的命运,只能通过老照片怀念老北京了,上个世纪4、50年代的人,可能还有见过老北京“四九城”古建筑 的,但是以后的年轻人是见不到这些雄伟的城墙了。

上一篇:1907年西安府古建筑摄影

下一篇:故宫敬胜斋桃花闹春摄影

更多关于 老北京“四九城”古建筑老照片 的信息
摄影展览
佛手公主坟的东、西朝房,宫门古建筑黑白老照片

佛手公主坟的..

佛手公主坟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四女,生于乾隆十年(1745..
圆明园被烧毁前的黑白老照片

圆明园被烧毁..

圆明园是我们不堪回首的伤疤,100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无法..
1923年东北奉天府奉天人生活老照片

1923年东..

1923年东北奉天府奉天人生活老照片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在故宫拍摄的老照片

八国联军占领..

这是一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在故宫拍摄的老照片。老照片展现..
红色连裤渔网袜蕾丝内衣美女摄影写真

红色连裤渔网..

红色连裤渔网袜蕾丝内衣美女摄影写真
透明黑色连体丝袜美女吊带凸显性感纹身

透明黑色连体..

透明黑色连体丝袜美女吊带凸显性感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