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铜错金银席镇

铜错金银席镇

来源:  浏览 2804

春秋战国时期铜错金银工艺席镇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起居文化还是席地而坐,故而席镇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儿,用来放在席子角上压住席子防止卷边。在铸造的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华丽秀美的纹饰或文字然后用错石及磨石把器表错平磨光此工艺战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席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榻上铺席,另一种是在地上铺席。“古人所坐之席常为长方、正方形状,为压住四角,需要用到席镇”,而且,对于贵族而言,“不席而坐”(不铺席子直接坐在地上)和“席不正”(席子边和墙不平行或不垂直)都是不合于礼的。《论语》就有云:“席不正,不坐”。

  与“席地而坐”相对应的,是“分案而食”。分餐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从出土的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均可见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而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就发现了当年的竹席、草席及漆案等物,从侧面印证了古人“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生活习惯。

古代王公贵族之家多在榻上铺席,普通人家则铺席于地。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用到席,而席在人们落座、起身、挪动时常会移动,很容易卷起四角或倾斜。为避免席的移动、卷角等问题,古人就在席子的四角放置镇,用来压席,席镇便应运而生。一套完整的席镇有四枚,在制作席镇时,动物的姿态通常作蜷屈、蟠伏状,底部平坦,自身有一定重量,便于压物。有时为增加重量,匠师们还在镇里灌满细沙或铅。汉代席镇一般重约600~800克,另外,为避免勾划到衣物,镇体一般为近半球形。
席镇的造型
席镇造型多样,除少量人物造型外,大都为动物,常见的有大象、熊、虎、狮、豹、鹿、羊、龟、蛇等。
大象在古代象征吉祥,象征政权稳固,你看大象笨重躁动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沉稳的心,大象用沉稳的身躯压住傲娇的席角。
熊被汉代人看作吉祥之物,它们不仅象征力量,还有着憨厚可爱的体态,因此汉代工匠们尤喜塑熊。


席镇的材质
席镇多采用较重的材料,有铜、铁、玉、石等,其中又以青铜镇最为常见。隋唐以后又出现象牙、陶瓷、竹、木等质地的镇,但其功用却渐渐发生变化,成为文房中镇纸之用。
席镇的铜错金银工艺穿越两三千年的时间,让我们今人都叹为观止。

上一篇:鉴别什么是大叶黄花梨

下一篇:【古剑奇谭】古剑的等级

更多关于 铜错金银席镇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