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元明清兴衰发展历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失传和复烧的吗

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元明清兴衰发展历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失传和复烧的吗

来源:  浏览 1635

铜红釉瓷器从唐宋出现,到元明清成熟,其中有兴盛,也有衰败,这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缩影,伟大的中国瓷器经过起起落落才造就了非凡的技艺,影响了中国,更影响了世界,是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铜红釉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知名的颜色釉瓷器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1300度的高温一次烧成。古代瓷器都是金属为色调,今天来说都是绿色天然的物品。
元代铜红釉瓷器-真正高温红釉瓷器出现

铜红釉瓷器真正出现浑然一色的朱红釉瓷器是出现在元代瓷都景德镇,在元代中国有了真正的中国红,元代铜红釉瓷器真正纯正、釉色稳定,但是成品率不高,异常珍贵,而且元代早期铜红釉瓷器发色深沉看起来红釉暗淡,这是工艺的缺陷,不过这是对中国红釉的创举,元代高温铜红釉瓷的成功烧制,在颜色釉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代红釉瓷器鼎盛奠定了基础。

元代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元,高3.2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1.9厘米。盘撇口,浅弧腹,圈足。足墙内外均斜削。内壁模印云龙纹,龙五爪。盘心刻划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胎细白。内外均施红釉,口沿及纹样凸起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圈足内无釉。
  元代红釉瓷器传世很少,此盘通体红釉纯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难得的元代高温铜红釉瓷器。保存如此完整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是古代瓷器收藏之难的原因。

明代铜红釉瓷器-盛极而衰
明代铜红釉瓷器在元代时期景德镇工匠努力,铜红釉瓷器在明代发扬光大,不仅明代铜红釉瓷器工艺完善,釉色稳定而且创新了多种红釉瓷器,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烧制出纯正鲜艳的红釉,前人称之为鲜红。这种红釉器釉汁莹厚,器色鲜艳比如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釉,中国红釉瓷器在明代发展到顶峰。
任何事情发展都是有一个规律,盛极而衰,自宣德以后,高温铜红釉瓷器渐少,传世的正德红釉瓷器颇为少见,说明当时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生产渐入困境,可能技术已经衰退。
明正德鲜红釉瓷器盘
明正德鲜红釉盘高4.9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3.1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施红釉,无纹饰。圈足内施青白釉。作工精细,胎薄体轻,底心微下塌,釉质细润,红色鲜艳,是罕见的明正德瓷器中的精品。这件鲜红釉瓷器盘见证了明代铜红釉瓷器从繁荣到衰落的一个时代见证,明代晚期后就鲜见铜红釉瓷器了。

清代复烧高温铜红釉瓷器

明代从正德以后铜红釉高温瓷器断烧了,康熙派督窑官创烧了朗窑红高温铜红釉瓷器,宝石红等瓷器,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恢复。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品种主要有霁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三种,各具特色。

霁红釉梅瓶
  霁红釉梅瓶,清康熙,高24.2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7.8厘米。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玉璧形底。通体施霁红釉。玉璧形底心内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款外无边栏。造型规整,釉面匀净。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恢复。霁红釉釉面均匀凝厚,色泽红艳、深沉,除用作祭器以外,也做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康熙之后,雍正、乾隆一直到宣统都有红釉瓷器烧造,这就是铜红釉发展历史过程,因高温铜红釉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成。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高温铜红釉是古代最难烧造的颜色釉品种,历来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所珍视。

上一篇:帝王之色,清代黄釉瓷器的创新有哪些

下一篇:宋代人焚香用的瓷器香炉有哪些造型

更多关于 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元明清兴衰发展历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失传和复...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