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高足碗

高足碗

来源:  浏览 3141

高足碗又称靶杯,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高足碗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明洪武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明洪武,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高足碗撇口,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通体内外施高温铜红釉。碗心锥拱一朵折带云纹,内壁模印云龙纹,二龙均为形象一致的五爪龙,作追逐状,以两朵云纹相隔。高足内施青白色釉,无款。
  过去人们将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定为元代,但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土,人们采用类型学的方法,从以往定为元代的瓷器中逐渐辨认出一大批属于明初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这件红釉高足碗无论从造型、釉质还是从所饰云纹、龙纹的特征看,虽有元代风格,但又不尽相同。与元代同一类型的高足碗相比,其胎体变薄,碗的底部更瘦(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景德镇出土陶瓷》,图版125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出版,1992年)。特别是所饰云纹和龙纹,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洪武官窑瓷片标本上的云纹、龙纹风格完全一致。因此,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应定为明代洪武。1979年景德镇珠山曾出土这种洪武红釉高足碗的残片。

高足碗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明正德,高12cm,口径15.9cm,足径4.6cm。

  靶碗撇口,深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足与碗底系釉接而成,在碗外底与足相接处明显可见有修整痕迹。外壁绿地素三彩缠枝莲纹装饰,其上结有一黄、二白、二孔雀蓝共5朵莲花,2朵孔雀蓝莲花为黄心,其余3朵均为孔雀蓝色心。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釉面莹亮。无款识。

高足碗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勾画轮廓,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明宣德时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纹为题材者较为少见,故此碗为宣德时期人物纹器物的代表作品。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种高足碗在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仿品最为乱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腹部欠丰满,高足线条略显生硬。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釉里红瓷器上的三鱼纹系高温铜红釉的局部使用,其鱼纹凸起,具有天然红宝石般光泽,文献称之为“釉里红宝烧”,它与一般意义上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釉里红瓷器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cm,口径19.7cm,足径8.2cm。
  碗口微撇,弧腹,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圈足,碗里白釉,外壁藕荷地上绘花鸟纹,高足上饰金彩弦纹,近底绘海水江崖纹。
高足碗

上一篇: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下一篇:古代龙缸官窑瓷器为什么难成器大

更多关于 高足碗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