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雍正和乾隆两朝瓷器鉴别方法

雍正和乾隆两朝瓷器鉴别方法

来源:  浏览 2286

清三代瓷器指的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瓷器,这三代皇帝是大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是清代制瓷的高峰时期,从创新到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瓷器发展了巅峰,所以很多瓷器都值得收藏。而传世的清三代瓷器,尤其是康雍乾官窑器则越来越见少。在清三代瓷器中,除了康熙以外,就要数雍正和乾隆瓷了,在收藏时需要特别懂得瓷器鉴别。

从瓷器风格上鉴别
清代瓷器虽然很多以模仿明代瓷器的很多,但是康永全球瓷器还是有自己本朝的特点,两朝彩瓷均较前朝有发展。清三代的白釉均非常洁白、晶莹,尤其是雍正朝的白釉更显滋润,比乾隆朝玉质感更强。另一种是白中闪青,也是晶莹滋润的,但比较而言,闪青的程度康雍乾三朝是逐渐減轻。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历史虽短,但烧制瓷器的质量和工艺最是清代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青花器在雍正朝其青翠、艳丽不如康熙,着色层次也不像康熙多,一般只有2-4个层次,晚期颜色深一些,层次更少,总的说此期青花色调较为柔和秀丽。乾隆朝的青花初期与雍正期差不多,以后的质量就不如前朝精细了。颜色也更深沉些,成为蓝中微闪紫色,层次也更少,立体感较差。
乾隆白釉的釉质虽然较之前两朝稍次,但仍是很洁白滋润的,此外,乾隆白釉在釉面的转折积釉处,常会呈现出浅淡的黄绿色。这也是识别乾隆瓷的一个特征。
两朝官窑器及民窑精品的底足多现糯米粉感的所谓“泥鳅背”状。与康熙朝的缺口齿咬状有很大不同。
在瓷器的彩绘风格上,较之康熙的古拙苍老而言,雍正朝则显淡雅柔和、疏朗俊秀,而乾隆朝则是华缛多姿、讲求对称。

瓷器款识鉴别
挖补款识:瓷器款识的这种方法是将某些已破损,但款识或底足尚完好的瓷器,用刀具将其有款识的底足切割下来,然后再嵌入新仿的陶瓷器上,移花接木,以冒充珍品。民国时期最盛行此技,而且镶嵌技术极为高明,几乎是天衣无缝。当代景德镇也有人精通此术,其伪品也曾在拍卖会上成交。鉴定这类伪品的要领是仔细观察其底足衔接部位胎釉的异常痕迹及底足与器身胎釉的异常变化,并一定要借助高倍数的放大镜仔细观察。

后仿款:仿古和作伪都有仿造款识的,有的直接书写款识,有的是用刀具在底足上刻出款识,然后填釉烧成后再打磨的。

鉴定后仿款的要领是把握真品款识的写法。因为明、清陶瓷工艺分工极细,撰写款识的工匠只负责此项工作,同时代、同一窑口陶瓷的款识多出自同一人之手。即使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因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代款识字体的风格也基本相同。后仿者再高明,也往往只得貌似,而没有神韵,难以鱼目混珠。


从瓷器的胎釉上鉴别
要鉴识雍乾瓷,先看瓷胎。雍正时期的胎骨与康熙朝的差不多,也是洁白、坚硬、紧密、细腻的,放大镜下可见糯米状。但其胎质较之康熙时期稍差一点,胎骨也要稍薄一点。
到了乾隆朝,初期与雍正期差不多,中期之后就比雍正朝的更显逊色了,虽然瓷器胎质尚可,可无论精细、硬度或洁白程度,均已不如雍正朝,同时,胎壁也大都比雍正期的略厚。这一点,尤其是初学者鉴别康雍乾瓷器只有在实物比较之中方能领悟。
瓷釉细润,胎釉结合紧密,器物显得精细。相对而言,乾隆朝的釉质稍粗。但无论雍正还是乾隆,在放大镜下均可见到釉面的普遍特征是有细微的橘皮纹,乾隆朝尤甚,有些器物底部釉面还会出现波浪纹。当然,不是所有的雍乾瓷都有,但在多数瓷品中均可发现这种现象。这也是一个重要清代瓷器鉴别依据。

上一篇:元青花价格为什么那么贵?

下一篇:中国的古代四大颜色釉瓷器

更多关于 雍正和乾隆两朝瓷器鉴别方法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