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彩的成功创烧标志着中国釉上彩技术的成熟;明代作为我国古代彩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彩瓷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而在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就是在宣德五彩发展起来一种釉上彩与釉下青花兼容的特殊釉彩瓷器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明代彩瓷的一席之地。成化斗彩作为彩瓷史上承前启后的一环。
斗彩的工艺流程是在成型胎体上先以青花勾勒轮廓线,上透明釉后高温烧制,再于釉上加彩,形成完整图案后放入低温烤花炉内烧制。斗彩色料,即低温釉上彩色料,主要由着色剂和熔剂组成,其熔融温度较低,约在700~850℃之间。使得明代成化时期斗彩颜色也更加缤纷绚丽。
明代成化斗彩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黄彩、绿彩和紫彩,为主,下面样子收藏介绍一下成化时期斗彩不同颜色釉料配比秘方。
成化斗彩红颜色釉料用青矾炼红,每一两用铅粉五两,用广缪合成。”将按照氧化铁红∶铅白=1∶5(质量比)古法配制的红料,780~800℃时红彩的发色最为艳丽;

成化斗彩黄颜色釉料配比成分是石英粉与铅白、纯红料按0.33∶1∶0.018的质量比混合研磨均匀相混合的红颜料。780~800℃发色较好,色彩明亮清透,无明显气泡与开片。
成化斗彩绿颜色釉料,“一两铅料中添加三钱三分卵石粉和大约八分至一钱铜花片研磨而成。780~800℃发色较好,色彩明亮清透,无明显气泡与开片,部分绿彩800℃有轻微铅融化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