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壶瓷器在辽代三彩和定窑瓷器中多次出现,而且在辽代墓葬中也出现很多鱼龙壶瓷器,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辽代的人的图腾吗?
以鱼形作壶体的壶。唐五代时期各窑烧制的鱼形壶均为鱼嘴向上直立式,辽三彩首创将鱼形横向设计,背、腹上下加口、足,形象生动。那么为什么唯独辽代人最喜欢用鱼龙壶瓷器呢?
辽代人为什么喜欢用鱼龙壶瓷器
1.辽代人是少数民族,崇尚自然,辽代的制瓷手艺人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并根据他们的观察理解,形象化与实用性完美和谐地结合,制成各种器皿。这时期的装饰纹样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植物及云纹、水波纹等多种纹饰。纹样以花草虫鱼为主,尤以牡丹、莲花、宝相花、蜂、蝶、水纹、草花纹、双鱼纹为多见。
2.受汉文化的影响
辽代是游牧民族,没有文化基础,比如牡丹是辽瓷上盛行的纹饰,其造型多饱满富丽,生动灵活,也是深受汉人影响的结果。而鱼龙是取材则宋代汉族传统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寓意莘莘学子金榜及第,获得功名,这是古人唯一光宗耀祖的捷径。
3.鱼龙壶瓷器是文化融合的见证
鱼(龙)即摩羯是来源于印度。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长鼻、利齿、鱼身的动物,被视为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有吞噬一切烦恼的法力,大约在东汉与佛教一起传入我国。摩羯造型在唐代非常流行,到辽代得以继承并创新,成为契丹人经常使用的一种纹饰,并以之为器物造型。这件构思绝妙的水注集西亚文化、汉文化与契丹民族文化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佛教及中原文化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
人首鱼龙形白瓷水注瓷器壶
三彩鱼形壶,辽,高1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7厘米。
壶仿鱼形,造型设计巧妙。鱼背部正中为一喇叭状菊瓣花口,一侧为提梁,已残失。鱼嘴为壶流。鱼身、鱼鳍、鱼尾用不同的釉彩装饰并刻划不同的花纹,鱼腹下饰一荷叶,托起鱼体,荷叶下为平底实足。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辽三彩属于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多用黄、绿、褐三色釉此壶形体生动,色调淡雅,集模印、堆贴、刻划工艺于一体,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