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收藏动态 > 甘肃泾川大云寺唐代舍利石函考古发现

甘肃泾川大云寺唐代舍利石函考古发现

来源:  浏览 2714

1964年甘肃泾川大云寺发现隋代舍利,比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发现的佛家宝函还早100多年。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宝函由石函、铜匣、银椁与金棺套合而成,宝函最外面刻有文字,为武周时期所造,内有舍利十四粒。大云寺地宫佛宝的现世,曾经轰动当时的佛教考古界,成为上世纪我国佛教和唐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据史书记载,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泾川在公元601年,由隋文帝杨坚下诏,得到了14粒佛祖舍利并在大兴国寺建舍利塔,以石函供养。公元690年,大兴国寺被更名为大云寺,并制铜匣、银椁、金棺、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存放舍利。
1964年10月,泾川县村民在翻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地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琉璃瓶内盛装14枚来自印度的佛祖骨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据史料记载,泾川的舍利是公元601年从印度引进后,隋文帝下令建塔供养的。公元694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专家研究认为,泾川大云寺塔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银棺椁,最早将中原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盛放舍利的方式,开创了用棺椁瘗葬舍利的先河,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这次发掘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71年9月,经郭沫若亲自鉴定,将之定为“国宝级文物”。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周恩来总理决定暂不公开这一消息,所以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等文物便被尘封了40多年。

上一篇:甘肃泾川大云寺发现千年佛教窖藏文物

下一篇: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举办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

更多关于 甘肃泾川大云寺唐代舍利石函考古发现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