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董 > 鉴赏知识 > 道家经典古籍善本《抱朴子》

道家经典古籍善本《抱朴子》

来源:  浏览 1075

《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理论的古籍善本,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抱朴子》古籍善本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籙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葛洪写成《抱朴子》内外篇。

《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 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 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抱朴子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 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慾,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孝道。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数如下:《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集异传》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诔诗赋》100卷,《金匮药方》100卷,《抄经史百家言》310卷,《肘后备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较正术》、《抱朴子神仙金沟经》、《葛稚川金本万灵论》以及託名刘歌撰的《西京杂记》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统道藏》和《万曆续道藏》共收标名葛洪的著作13种,部分为后人误题或伪托,但大多确为葛洪所撰。

葛洪的文学思想深受王充和陆机的影响,并有所发展。他要求文章发挥社会作用,移风易俗,讽谏过失。认为「立言者贵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誉为高」(《应嘲》)。他反对贵古贱今,认为今胜于古,指出「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钧世》)。他认为文学风气当随时推移,指出「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钧世》)。葛洪提倡文学创作要雕文饰辞,并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他说:「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谓之馀事,未之前闻」。他还进而提出「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尚博》)的论点,从而突破了儒家德本文末的思想藩篱。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上一篇:清代古籍善本《南陵无双谱》

下一篇:《洛阳牡丹记》全文在线阅读

更多关于 道家经典古籍善本《抱朴子》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