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藏传佛教的雕塑,位于辽宁阜新,这里被称为东藏,以区别西藏的藏传佛教,海棠山摩崖造像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雕塑。海棠山摩崖造像是中国“东方藏传佛教黄教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
中国有西藏,还有东藏。
东藏有两个中心,一个是瑞应寺,再一个就是普安寺。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东南山坳中,三面环山,暖河绕寺前平原而过。
普安寺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活佛率其徒始建,历经六世活佛,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成。它是黄教藏式的古建筑群体。
在海棠山花岗岩石的崖壁上,还有200多尊石造浮雕,石佛千姿百态,形象逼真,体态健美、栩栩如生。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摩崖造像保存完好,竟然躲过了文革的劫难,这在全国也算一个奇迹了。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东南山坳中。
据阜新县志记载,普安寺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活佛率其徒始建,历经六世活佛,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成。它属于黄教藏式古建筑群体。黄教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格鲁派,因为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所以称黄教。藏传佛教有好多个派别,最主要的四个是: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汉人根据这四派各自服饰和建筑的不同特色而称他们为“黄教”、“花教”、“红教”及“白教”。
普安寺曾是蒙古族群众景仰的地方,但令人遗憾的是寺庙遭破坏,仅剩下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