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 艺术新闻 >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

来源:  浏览 3192

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的墓址在陕西乾县城北三公里的韩家堡,为唐乾陵陪葬墓之一。发掘于1971年。墓内壁画共有五十多幅,面积四百余平方米,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唐墓壁画以高度写实的技法真实再现当时的生活,特别是唐代上层社会的生活习俗、礼仪服饰、建筑艺术等,可以说是再现了唐代的盛世生活长卷。
观鸟捕蝉图壁画
观鸟捕蝉图壁画位于章怀太子墓前室西壁,高175厘米,宽180厘米。图中三名侍女,前面的一位,站立于树下,双手叠压着半臂于腹前,神情沉着、恬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中间的侍女身穿窄袖圆领袍衫的男装,腰系黑带,带下悬挂鞶囊,正蹑手蹑脚、全神贯注地捕捉一只停落在树干上的蝉。后面的女子左手托披帛,右手握一枚长簪搔头,正神情专注地昂首观望天空中展翅飞翔的小鸟。


《客使图》壁画
《客使图》壁画高185厘米,长247厘米。画中人物都有真人大小,整个画面似乎有种神秘感。
中国古代表现外交题材的绘画作品极为少见,唐代的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幅作品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水准和绘画风格,如三位蕃使的神态,左边一位叉手躬腰,目光焦虑,忐忑不安;中间一位双手拢于袖中,毕恭毕敬;最后那位远远地站着,眼神中流露出谦卑和胆怯。
为首那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束带,足穿黑靴;似为东罗马人。在中国史籍中,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拂菻或大秦,其风俗:“男子剪发,披帔而右袒……俗皆髡(kūn,剃发)而衣绣。”这名使者的“秃顶”应与文献上的“髡发”风俗相吻合。
 
  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插双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学者们对他的国籍有不同解释,代表性的说法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据《旧唐书》中的《高丽传》与《新罗传》记载:“(高丽)官之贵者,则青罗为冠,次以绯罗,插二鸟羽,及金银为饰,衫筒袖,袴大口,白韦带,黄韦履。”“而新罗衣服,与高丽、百济略同,而朝服尚白”。故其服饰特点与新罗最为符合。
 
  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学者们普遍推测认为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的酋长或使者。依据是《旧唐书》的《室韦传》和《靺鞨传》均记载该民族普遍畜养猪、犬等,并以其皮做成衣服,这与图中的冠帽服饰特征颇为吻合。此外,北魏至隋唐之间,靺鞨与室韦向中原王朝遣使朝贡始终不绝,尤其是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不仅朝贡的规模愈来愈大,而且人员的往来也与日俱增。因此,唐中宗为其兄雍王李贤进行迁葬时,两族酋长或使者极有可能前来出席葬礼。

   《客使图》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确切地说,是中宗皇帝为其兄雍王李贤迁葬时举行盛大的“发哀临吊”的场面。壁画上的三位中国官员很可能是鸿胪寺的长官卿与少卿,也有学者依据袍服颜色推断这三人为四至五品官员。他们穿着初唐时的朝服,头戴介帻,外加漆纱笼冠,身着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悬绶带,足蹬歧头履,气度沉稳,雍容自若。手中执有笏板,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谈事宜。另外三人为异域使者,他们拱手躬身,毕恭毕敬。


打马球图》壁画
《打马球图》壁画绘于墓道西壁,长6.75米,高1.65米。画面上有20匹“细尾扎结”的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登黑靴,头戴幞(音fu)头。他们一律为左手执缰,右手执偃月形鞠杖,整个比赛场面精彩激烈,是难得的一流壁画作品。


仪卫图壁画
仪卫图壁画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东、西壁《客使图》之后,第一过洞廊柱建筑之前,是一组位于东、西壁的《仪卫图》。这一幅是东壁北段的《仪卫图》,较为完整,高222厘米,宽227.5厘米。画中共有九名仪卫,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呈三角形排列。三组中的第一人,均手持大旗,三面旗上各绘有熊、鹰、云纹。其余武士头戴红色抹额(抹额是唐代仪卫武士的首服,它是一种三角形状的巾子,一般为红色),身穿圆领白袍,系黑色腰带,有的腰带上还系有鞶(pān 大袋子或囊)囊。

 

上一篇:古代四川美女雕塑

下一篇: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木塔泥塑佛面像雕塑残像

更多关于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 的信息